|
|
过去三年,新能源一直是风险投资的“宠儿”,一直受到风投资金的青睐。但2008年下半年国际油价陡崖式的下跌,使新能源一瞬间又成为受创最重的行业。国内光伏企业由于海外订单流失而集体陷入困顿;风电行业则出现罕见的外资“集体撤退”潮,技术与资金流失严重;而生物质能源更是早早出现疲态……。在此情况下,当年风投的大笔投入也面临颗粒无收的窘境。
任何一项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在新能源领域尤其如此。但是,我们发现除了高油价刺激外,新能源相对传统能源的环保优势及经济优势,才是推动行业高速发展的更本质原因。新能源依然隐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国内外VC/PE投资机构只要保持稳定理性投资,合理规避风险,仍将会重点关注我国新能源产业化之路上的造富机会。
新能源投资迷失方向
每一次可再生能源和替代燃料的崛起,都伴随着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不断高企。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当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之时,乙醇汽油、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的前景也日益为市场所看好。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经济增长日益放缓,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大幅回落,截至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已经跌破40美元/桶,较2008年7月份的最高点下跌了75%左右。这令市场对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产生忧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下光伏业的困局是整个新能源遭遇寒流的一个缩影,是2008年表现最糟糕的行业之一,其受到的打击比其他大多数行业更严重。以无锡尚德为例。公司2008年三季报显示,毛利率从二季度的24.1%下滑至21.6%;净收入5590万美元,环比下降21.6%。为此,公司暂停了2009年所有扩产计划,全面下调2008、2009年产量和销售收入指引。
在此期间,无锡尚德股价也大幅“缩水”,从2008年年初的90多美元直落至2008年12月的9美元,公司市值则从109亿美元缩水至15.4亿美元。而国内另一些硅料、组件厂商更在去年被迫延迟了海外上市的时间,由此令当初蜂拥而入的风投叫苦不迭。
美国著名电子业咨询机构iSuppli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受太阳能市场供过于求疑虑,今年全球太阳能市场销售额将比去年衰退将近两成。刚进入产业链的中国企业,将是这波景气下滑中受创较重的厂商。
另一方面,生物质能源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2008年年末发布的《2008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披露,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已有300万吨产能的利用率只有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累计还有约300万吨规模的生物柴油项目正在建设中。
专门投资新能源业务的风投公司——美国旗舰投资公司股东大卫?白瑞曾在一次新能源产业峰会上预言,随着油价下跌,很多新能源公司会面临倒闭。据他称,仅2008年夏天,美国投资者投入藻类新能源开发技术的资金就高达2亿到3亿美元,而藻类新能源只有在原油价格每桶90到120美元之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严重的是,当初不少风投进入时,正是新能源投资最火爆的阶段,因此溢价也比较高,现在看来想在所投资企业上市后退出是遥遥无期了。横店资本管理总监叶心就忧心忡忡地说:“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退出,全球的资本市场都是那么差,退出渠道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就算能退出,现在的价格也是不划算的。”
油价暴跌、融资难紧扼新能源咽喉
经济危机及油价下跌对于新能源行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能源需求下降,涉及液态燃料、天然气等价格下跌,新能源成本劣势被拉大;二是信贷领域紧缩,导致新能源项目融资困难;三是能源需求下降时,公用事业企业放缓了新增项目的上马,从而延缓新能源项目进展;四是金融危机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和破产,导致新能源行业本身的洗牌。
2008年初中期油价持续高涨,甚至涨到最高每桶149美元价格,当时的局面是,各方对新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许多风险资金也大规模进入新能源产业,希望能够抢占新能源先机。
在当时美国新能源投资界,许多人士表示,只要油价不低于每桶80美元,新能源就会具有巨大的价格优势,投资新能源就会得到巨大回报。
油价暴跌后,不少新能源产品的经济性确实遭遇严峻考验。而目前,国际油价仅在40美元左右徘徊。而许多新能源公司在油价下降到60美元左右时,已经开始高喊“完蛋了”,并不得不面临“完蛋了”的命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相比之下,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才是给新能源行业带来的致命一击。信贷紧缩令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瓶颈尽显无遗。其中,遭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光伏企业。与年初相比,在美国上市光伏企业的市值下降幅度均在80%以上,进一步融资将会变得十分困难。
赛维LDK总裁佟兴雪此前在深圳“高交会”上透露,国内已有80%的光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有的企业已在压产保利润,有的已关门停工。信贷紧缩同样也是外资风电企业退出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对于那些还处在研发阶段,尚需要数年才可能上市生产的新能源公司,贷款难可能还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对一些技术成熟、预计建立年产量4亿加仑(1美制加仑等于3.785升)或2亿加仑乙醇的生产线的公司,将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
现在许多新能源公司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想出许多缩减开支的对策,比如解雇员工、推迟设备购置计划、缩减差旅预算,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