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张秀霞博士主持完成的“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日前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利用该项技术可望解决含油污泥处理难题,产生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该成果采用分子生物学和传统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含油污泥的酶活性、含油污泥的理化性质、石油烃含量、微生物数量进行关联研究,分析了含油污泥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了用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监控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效果和表征含油污泥污染程度的目的。项目组针对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筛选出新型高效石油烃类降解菌株HJ-1、吡啶降解菌株4-11和2-13、喹啉降解菌株Q5和Q24,实现了筛选菌种与固定化材料相结合降解含油污泥中污染物的目的。处理后的吡啶(20天)降解率接近100%,喹啉(40天)降解率达到了96.5%。
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应用该技术对油区某区块的60吨含油污泥经过半年生物处理,含油污泥的含油率由15%下降为5%;对另一油区某区块的20吨含油污泥进行生物处理试验,经过6个月处理后,含油污泥的含油率由7%降为0.8%,这标志该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根据各油田含油污泥的不同特性进行优化工艺路线和参数确定,寻求高效菌株的强化生物处理条件,以尽快推广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