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3年刚进巴陵石化公司时,我从厂里编印的《主人翁足迹新闻集》上初步认识了被称为“第三代橡胶”的热塑性弹性体SBS,并知道当时那套SBS万吨级装置填补了“七五”重大技改工程空白,也“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从那以后,逐渐走上新闻采访之路的我对SBS的关注多了起来,对它的发展历程也清晰了: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发;上世纪80年代初燕山石化研究院小试及中试成功;1983年,岳化橡胶厂与燕山石化研究院合作进行千吨级工业试生产;1984年产出第一批SBS工业产品;1989年底,国内首套万吨级SBS工业装置在岳化橡胶厂建成,进入工业试生产…… 随着巴陵石化SBS项目一步步发展壮大,我的新闻报道里也充满着浓浓的“SBS味”:1997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SBS市场不景气,但厂里SBS销量却有所上升。原来是厂里利用一系列新技术开拓了市场,于是我写出了《搞活营销巧打科技牌》的消息。1999年,又写了《开发不停步,创新花不败》一文。 而每次采写有关SBS的报道,我都能从中发现新“亮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巴陵石化的SBS装置设计产能实现了“五级跳”:1000吨、1万吨、3万吨、5万吨、10万吨,装置实际产能实现了从7万吨到12万吨再到15万吨的跨越。2005年,巴陵牌SBS总产量达14.4万吨,当年产能仅次于美国科腾聚合物厂,位居世界第二,并拥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锂系聚合物及其催化剂综合技术。SBS改性沥青产品今年还在北京奥运会“鸟巢”运动场建设上得以应用……在我的新闻报道剪贴本上,与SBS有关的报道已不下百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巴陵石化合成橡胶事业部的SBS装置正在进行着“六级跳”:年产能由15万吨扩至20万吨。随着中国石化岳阳地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10月18日开工,巴陵石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我将在SBS这座新闻的“富矿”里继续“开采”。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巴陵石化公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