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石油价格下跌重挫醇醚市场
2009-05-08


“目前甲醇出厂价只有2050元/吨,二甲醚出厂价只有3050元/吨,且销售极不顺畅。预计甲醇出厂价将跌破2000元/吨,二甲醚出厂价也将失守3000元/吨。”10月29日,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公司运销与市场部副部长张金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醇醚后市忧心忡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实上,对醇醚后市看淡的远不至张金平一人。接受记者采访的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副部长侯一、河北凯跃化工集团销售部部长赵海印、内蒙古苏里格天然气化工股份公司销售经理李可军以及陕西榆林煤化科技公司销售部部长刘庄辉等业内人士,对醇醚市场的后期走势均表示“十分担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由于甲醇主要传统下游用户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等产品的需求急剧萎缩,企业平均开工率只有40%~60%。而甲醇的新兴市场甲醇汽油却因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与纯汽油的性价比优势不断缩小,销量因此大幅减少,导致原本供需基本平衡的甲醇产品骤然供大于求。过剩的甲醇产品只能通过二甲醚来消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期,受国际油价急跌拖累,国内液化石油气价格大幅跳水,西北、华北等地液化气市场价已跌至3500元/吨,华东、华南等地液化气市场价也只有4200元/吨。中石油、中石化系统各企业纷纷调低液化石油气出厂价与批发价,导致液化石油气市场供应充足,价格难以反弹。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上海、广东、海南等地仅10月6日至10月26日20天时间,液化石油气价格就下跌了1000元/吨,跌幅达18%。“目前二甲醚80%以上用于民用燃气,即与液化石油气以100∶20的比例混烧。因此,液化石油气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会引发二甲醚市场波动。国际石油价格由7月份最高时的147美元/桶以上跌至近期的64美元/桶左右,迫使液化石油气价格也从最高时的7000多元/吨跌至目前的3400元/吨(西北与华北市场价),导致二甲醚价格高台跳水。”张金平分析认为,国际油价下跌是导致醇醚价格急跌的“罪魁祸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处处长朱彦强则认为,醇醚产能过快增长和国外甲醇的大量涌入,导致国内醇醚产品严重供大于求才是醇醚价格跳水的“元凶”。

tujian.org

朱彦强告诉记者,一方面,新世纪以来,国内甲醇、二甲醚产能增长十分迅猛。2000年,我国甲醇和二甲醚产量分别不足200万吨和2万吨,而到了2007年,我国甲醇和二甲醚产量却分别达到1076.4万吨和120万吨,年均增幅分别达到62.6%和842.8%。今年,随着中原大化50万吨/年、河南开祥20万吨/年、兖矿榆林60万吨/年等一批大型甲醇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渭化集团新建5万吨/年、河北凯跃化工集团100万吨/年、山西兰花集团10万吨/年等二甲醚项目的建成投产,国内甲醇和二甲醚产量将分别突破1400万吨和300万吨,比去年再度大幅增长37%和150%。在甲醇、二甲醚“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其新的应用领域,尤其被寄于厚望的甲醇制烯烃、甲醇气油以及二甲醚汽车等下游新兴消费领域的开发却差强人意,最终导致国内醇醚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一方面,来自国际市场的低价醇醚对国内醇醚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大。由于中东等地天然气价格仅0.57元/立方米,远低于国内1.2元/立方米以上的甲醇用天然气价格,且其装置规模动辄上百万吨,具有绝对的成本、技术与规模优势。当国际市场因全球性经济衰退导致需求萎缩时,中东等地的廉价甲醇便涌至中国这个目前经济仍保持平稳发展,且需求巨大的市场,加剧了国内醇醚供需矛盾。近期,来自中东等地的甲醇到岸价仅为1900元/吨,且货源十分充足,就使得我国华东、华南等地甲醇下游用户从国内中西部地区采购甲醇的数量明显减少,不少企业库存增加,只得连续调低出厂价。目前山西、内蒙古等地部分企业甲醇出厂价已经调低至1900元/吨,二甲醚出厂价甚至只有2950元/吨,比企业的成本价还要低200~700元/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醇醚后期的走势,张金平认为,由于即将进入冬季,随着天气转冷,各地对液化气、天然气等燃料的需求必然增加,会刺激其价格止跌上扬,对醇醚价格具有一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将遏制醇醚价格再度深跌。与此同时,目前40%多的醇醚企业已经停产,绝大多数醇醚装置低负荷运行,产量和供应量不断减少,将缓解供大于求的矛盾和销售压力,也不支持醇醚价格再度下行。因此,后期醇醚价格再度深跌的可能性不大,极可能在1800元/吨和2900元/吨获得支撑,而后在成交量配合下缓慢反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