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但是关于生物燃料与粮食的分歧与争夺目前仍在拉美继续上演。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近日公布年度报告指出,生物燃料的生产非但没有如人所愿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反而成为全球粮价高涨和贫困人口增加的主要推手之一。据粮农组织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全球主要粮食作物需求增长部分中,约有一半用于发展生物燃料,仅2007年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粮食就超过1亿吨。而据了解近两年内全球食品价格整体提高约80%,多数国际组织认为生物燃料的发展已对粮食供给和价格稳定造成了危胁。 受欧美国家对生物燃料需求的推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拉美国家成为生物燃料的主战场。与此同时,受粮食需求增加和生物燃料的挤压,拉美地区仅去年就新增600万贫困人口,该地区面临缺粮问题的人口总数达到5100万,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 经过30多年的推广,巴西已成为世界主要乙醇生产国和最大出口国。巴西今年计划将乙醇产量从170亿升提高至255亿升,其中42亿升用于出口。此外,巴西还计划在中期投入240亿美元扩大生产,提高专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哥伦比亚是拉美的第二大生物燃料生产国。目前该国拥有5家乙醇生产企业和数个利用甜菜、土豆和木薯提炼生物燃料的项目,年产3.65亿升乙醇和7300万升生物柴油。该国还计划在今后划拨专用土地发展生物燃料。此外,耕地紧张的秘鲁、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拉美国家也纷纷计划用更多的耕地投入到生物燃料的掘金热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一些国家热衷于发展生物燃料的同时,拉美重要经济大国墨西哥和其他一些中美洲国家却因为生物燃料而苦不堪言。由于目前美国1/3的玉米已被用作提炼乙醇,致使国际市场玉米供应吃紧,给这些国家百姓的生活造成巨大压力。此外,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古巴、尼加拉瓜等国纷纷指责拉美的生物燃料计划威胁粮食安全。不过,即便政府明确反对,玻利维亚、古巴、尼加拉瓜等国家的一些企业也纷纷启动了生物燃料项目。委内瑞拉和古巴计划合资建立11家乙醇生产企业,尼加拉瓜一家乙醇企业已开始向欧洲出口生物燃料。 在日益激烈的指责与质疑中,拉美的一些生物燃料生产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基于甘蔗渣、秸秆、稻壳等植物残渣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目前巴西石油公司已加快了从农林业废弃物中提炼乙醇的步伐,并计划从2015年起开始植物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生产。据估计,该计划可望能将该国目前的乙醇产量提高60%。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认为,尽管粮价上涨加剧了拉美国家在生物燃料计划上的分歧,但已具规模的拉美生物燃料产业已成为该地区的新增长点,大部分拉美国家不会轻易放弃生物能源计划。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