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纤维素醚行业协会2008年会暨中国羧甲基纤维素(CMC)50周年庆典日前在上海举行。由三聚氰胺牛奶事件引发的如何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热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1957年上海赛璐珞厂杨元松等人开发的水煤法CMC工艺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到如今年出口CMC近3万吨,我国的CMC产业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史。CMC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均被看作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都列入了法规规定。2008年,我国实施新的CMC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标准中规定CMC可以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全国纤维素醚行业协会理事长严路彤指出,CMC作为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安全要放在第一位。他呼吁各生产企业要从进货源头开始把关,实行全程监控,产品不合格不出厂。各企业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保证产品安全。生产企业在会上也表态,将通过技改提高产品质量,并加大分析化验力度以保证产品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国纤维素醚行业协会秘书长丁长银表示,CMC行业在以后的生产中要更加严格地控制产品质量。为使产品质量更好地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协会将以质检和飞行检查等形式加大监管力度,还将举行研讨会,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执行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