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图:三峡库区近期已开始175米试验性蓄水,重庆坐拥长江黄金水道,有望升级成为世界级的港口码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士基集团全球副总裁、北亚区总裁纪奕信在2008国际服务贸易高峰论坛上表示,提高市场效率并更紧密地联系世界,重庆完全可以打造世界级的港口城市。马士基支持重庆港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集装箱主枢纽港。 tujian.org

  高效率包括港口吊装设备生产效率高,码头和泊位使用效率高,缩短船舶的停泊时间,降低船公司成本,纪奕信解释,紧密联系世界是要紧密联系世界级航运运营商,利用他们的网络和资源,做到货物多样性,降低成本,提高货物抵达和上市的时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全球60%的货物是通过船运,有90%的工业制造品是通过集装箱运输,而中国现在是世界制造中心,拥有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纪奕信说,通过长江内河运输,不仅运输成本低廉,而且清洁高效,可以联系全球各地。重庆坐拥长江黄金水道,对物流设施进行改善后,有望升级成为世界级的港口码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纪奕信建议,重庆要打造世界级港口城市,首先要了解客户和航运公司的需求,切实解决二者遇到的问题,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是要提高港口的效率,尤其是提高现有设备20%至40%的效率,做到安全、高效、可靠。

tujian.org

  马士基希望与重庆进一步加强、加深合作,他透露,马士基前不久向重庆市政府递交了物流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大开发内河航运,挖掘长江水道的运能,为重庆或周边地区的进出口商提供更好的服务。据悉,马士基的集装箱将全部进入重庆港中转,并将采取股权合作等方式开展深层次合作,马士基且有意进入重庆保税港区的投资建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亚欧线运力削减一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又讯?s继新世界联盟合并航线,将亚欧线运力削减2成来避开经济衰退造成的运力过剩决定后,欧洲的第一大班轮公司──马士基航运迅速作出反应,亦将亚欧线运力削减一成。

tujian.org

  这家航运公司在公司网页上公布,11月10日将周班的AE8线停办,一周可以减少7600标箱,至于何时恢复,未有具体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无论亚欧线、泛太平洋线班轮运输价钱均跌至近10年最低点,亚洲的新加坡海皇东方于10月21日表示,在同一航线上削减25%的运力。 tujian.org

  挪威银行在奥斯陆总部的分析师格伦表示,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的公司在见到马士基削减运力后,立即仿效它们的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AE8线起点港是深圳蛇口、上海、鹿特丹港、丹麦的奥胡斯,中间挂港有新加坡、汉堡,马士基设计出一系列亚欧航线,船只清一色挂同一个港口,主要是货多运力不足,以新增航线来扩大市场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士基航运发言人罗伯特认为,亚欧线市场目前最大难题是运费不稳定,减航线削运力,这种转变支持马士基在市场的位置,确保可持续经营的网络。挪威银行分析员格伦表示,马士基对从航线上撤下的货柜船很难再安排,原因是其它航线亦同样有运力过剩现象,并重申他展望班轮运输业前景不容乐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士基建言重庆造世界级港口
2009-05-08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