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热点,中国也不例外。10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在太原举办的第十七届国际醇燃料会议上提出,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于煤炭的洁净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记者就此对业内企业和专家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到,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煤炭的清洁转化,将高碳能源转换为低碳能源,将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以洁净煤技术为依托的煤化工产业未来也将风光无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碳煤资源消费难解环境困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资深煤化工专家、中国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张玉卓博士说,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以高碳能源煤为主,煤炭生产和消费已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低碳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比较短缺,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只有21.7%,而同期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60%~80%。我国所面临的低碳能源短缺问题日趋严峻。 tujian.org
张博士认为,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消费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煤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据了解,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GDP的2.2%。所以,破解高碳能煤资源消费带来的环境困局,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煤清洁转化技术促碳零排放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年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现代煤炭清洁转化实际上是指以煤气化为基础,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目标,将高碳能源转化为低碳能源的新型煤化工技术。 tujian.org
截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成熟的煤资源清洁转化技术有6种,并且这些技术大都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这6种技术分别为:煤气化技术,煤液化技术,煤制甲醇、二甲醚(DME)、烯烃(MTO)等技术,煤制合成天然气技术,煤制氢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贮存(CCS)技术。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高排放时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人们的共识,发展低碳能源技术、走低碳经济之路是大势所趋。”内蒙古科技大学专家张胤教授这样告诉记者。张胤认为,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因此,我国发展低碳能源技术的重点,应放在煤炭的洁净高效转化利用即新型煤化工技术和其他节能减排技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洁净煤化工未来发展风光无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玉卓博士告诉记者,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能源主要还是化石能源,其消耗比例占90%以上。煤炭比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未来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品还是煤炭。煤炭的清洁转化可实现煤炭资源利用从高碳向低碳最终走向无碳的转换,未来的技术及产业市场将十分广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在国外,美国能源部早在2002年就开始实施有关计划,以解决现存能源系统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具有二氧化碳处理功能的电力和清洁燃料联产、污染物近零排放的能源系统。2003年美国还宣布了“未来发电”示范项目,建立世界上首个污染近零排放,化工、电力和氢联合生产的大型试验基地,我国也参与了此项目计划。此外,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洁净煤技术路线图。这些技术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以煤气化为基础,以煤制油、煤制氢或煤制化学品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为主线的多联产体系,辅助CCS,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煤炭的清洁转化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1994年就已经将煤炭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近年来又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煤炭液化和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获准在建煤化工项目有30多项,这些项目将新增甲醇生产能力近1000万吨、二甲醚340万吨、烯烃110万吨、煤制油248万吨。我国以煤制油、煤化工、煤制氢和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发电为代表的新型煤炭清洁转化产业正在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业内许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充分利用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特点,发展煤炭清洁转化,是实现当前我国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以洁净煤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我国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必将风光无限。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