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原油走低所殃及的甲醇和5家公司 |
2009-05-08 |
|
原油的走低,似乎缓解了化工的燃眉之急,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随着石油价格的回落,各种化工产品的价格也在8月份开始暴跌。 不久前还备受追捧的甲醇,短短4个月已从每吨4900多元下降到2500元,跌幅达到50%。甲醇现为国内第一大化工品。由于近年甲醇产业效益不错,产量大增,不少上市公司涉足甲醇。 随甲醇现价跌进成本线,甲醇行业一下子从暴利进入寒冬。包括远兴能源(000683.SZ)、兖州煤业(600188.SH)、天茂集团(000627.SZ)、兰花科创(600123.SH)和天富热电(600509.SH)在内的相关公司利润将受到影响。 除甲醇外,本月其它化工产品价格也大幅下滑。TDI由高峰时期超过53000元/吨暴跌2万元以上,硫磺价格也大幅走低,由9月初的4800元/吨,跌到了3000元/吨左右。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硫磺价格的回落将继续带动磷肥价格的回落,预期未来对湖北宜化(000422.SZ)、兴发集团(600141.SH)等磷化工企业造成不利影响,但对于下游草甘膦企业在原材料领域构成一定利好。 9月份草甘膦价格暴跌,跌幅将近50%,创出了最大跌幅。未来草甘膦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这对新安股份(600596.SH)、扬农化工(600486.SH)等具有成本、技术优势的企业是一个机遇。此外,硫酸价格由高位时2200元/吨下跌到目前1200元/吨,对上半年依靠硫酸大幅盈利的企业造成较大的压力,如江西铜业(600362.SH)。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9.41%,其中30%是依靠处于高价的硫酸贡献而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化工行业的下游主要包括汽车、农业、轻工、日用品等与居民生活及其相关的行业。下游需求及出口的放缓,未来仍将继续考验化工行业。而且我国多数化工产品还将面临产能扩张的高峰,行业盈利能力还将进一步的下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