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实现“一流产品一流服务”目标
2009-05-08
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第二届有机硅国际研讨会上,记者采访了有机硅行业的全球领先者之一——道康宁公司的亚洲区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柯同德。柯同德表示,全球有机硅的需求量仍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要实现有机硅的持续发展,必须融合创新,保持创造优势,严格遵守EHS(环境健康安全)标准并维持稳定供应,从而让更多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有机硅产品带来的成果。
大中华区是发展重点
自2007年下半年柯同德担任大中华区总裁以来,虽然面临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的挑战,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道康宁中国公司2007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销售额的增速,仍然超过前几年的平均水平。柯同德将取得这一良好业绩的原因归于以下几点:第一,中国政府制定了节能减排的政策,让有机硅新材料大有用武之地;第二,中国市场良性竞争的环境,让道康宁与“对手”都有增长;第三,道康宁开展了“领导力发展”培训项目,中国团队由此表现得更加勤奋好学,努力贯彻道康宁总部宗旨,为其留下深刻印象。
谈到道康宁在中国的具体发展,柯同德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机硅需求量排名世界前列。据2007年中国有机硅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国有机硅增长率约为20%,2006年60%产品来自进口。柯同德强调,大中华区是道康宁发展的战略重点。早在30多年前,道康宁就进入中国市场,1997年开始实现本土生产,至今已建有3个生产基地和7个办事处。2004年,道康宁在上海松江生产基地设立了研发中心,为中国和亚洲地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他还说,在中国,按照客户的需求,道康宁将服务对象确定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华的跨国公司和部分本地企业,道康宁以全球标准,向其提供创新型的材料和解决方案;二是根据其他本地企业的需求,为其开发低成本、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这些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健康地成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开发市场急需产品
道康宁的创新优势体现在哪里?针对记者这一问题,柯同德回答:重在加大研发力度和取得发明专利。据介绍,道康宁每年的科研投入约占销售总额的4%~5%,目前在全球拥有4600多项专利。为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道康宁前不久对中国市场进行了一次调研,受访者把“发展绿色产品、减少废弃物、增强能源效率”作为应用重点,这与道康宁的研发重点不谋而和。
近年来,道康宁面向市场推出了用于电子领域的环保型胶黏剂,用于牛仔布加工中节水、节能、节电的柔软剂,以及高性能的润滑剂。此外,为满足施工标签和胶带行业需要,道康宁还开发了全球首款100%固含量的有机硅离型剂,推出了用于太阳能光伏电装置的多种硅材料,还为青藏铁路输配电系统提供了液体硅橡胶解决方案。
产品服务同创一流
柯同德称,道康宁继续看准中国市场,今后将加强在技术支持和在生产设施上的投资。在研发方面,道康宁和中国的一些大学合作,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在投资方面,道康宁已同瓦克化学公司一起投资数亿美元,在江苏张家港市建设中国最大也是道康宁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可望年内建成,其中的一个下游项目——硅橡胶厂已于今年4月投产。
采访的最后,柯同德向记者披露,为实现道康宁“一流产品、一流服务”目标,经长时间的酝酿,道康宁正在中国实施“下游产品发展合作伙伴”计划,即与客商共同分享道康宁的经验和品牌,并同意在国内液体硅橡胶、密封胶生产企业的产品上,打上“Power By Dow Corning”和该公司自己的品牌。柯同德表示,这是道康宁服务本土、实现双赢的好方法。现在道康宁已与中国国内一些企业签约,双方合作得很成功,不久将稳步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