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丁辛醇催化剂媲美进口产品 |
2009-05-08 |
|
昨日从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了解到,该公司丁辛醇装置在改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制的V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后,丁醇、辛醇产品达到国家优级品标准。实际应用证明,该催化剂活性高且稳定性好、选择性强、抗液能力强,综合指标已超过进口催化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的大庆石化、吉林石化和齐鲁石化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丁辛醇装置,主要采用气相加氢工艺。该工艺催化剂用量大、使用年限长,对活性和选择性有着极高的要求。由于催化剂制备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一直未能实现国产化。因此,这3套了辛醇装置投产以来一直使用进口的G-66B-1和OXO型催化剂,更换一次催化剂需投入2000多万元。 为了尽快实现气相醛加氢催化剂的国产化,降低加氢催化剂的使用费用和丁辛醇生产的操作费用,从2000年起,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就对气相醛加氢催化剂进行了专项开发。科研人员采用独特的分步共沉淀法,将间歇进料方式改为连续进料方式,制得的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大,活性金属铜分散度高,催化剂活性好,选择性和稳定性均得到较大改善,减少了酯化和醚化副反应的发生。新开发的V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长寿命的优点,达到了工业应用要求。 该催化剂2002年5月在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8万吨/年丁辛醇装置工业应用成功,替代了进口催化剂,随后又在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6万吨/年辛醇装置获工业应用。今年7月份,该催化剂在大庆石化化工二厂二次应用,节约催化剂成本1000多万元。应用数据显示,国产新型加氢催化剂与进口催化剂比较,生产负荷平均提高了15.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