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在生物分解材料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规模化工业装置已建成投产,2007年生物分解材料产量已达到3万吨。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生物分解材料产能将达25万吨左右。这是记者于10月13~1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生物基与生物分解材料技术和应用国际研讨会上获得的消息。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会长夏青介绍,目前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制定成为生物分解材料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生物分解材料不仅在技术上和加工工艺上不断取得进步,而且在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年产4万吨生产线即将接受国家验收;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 2000吨聚羟基丁酸-戊酸酯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厂商,现正在筹建万吨级新装置;浙江海正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于去年投产的年产5000吨聚乳酸装置,产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东方化工城兴建的二氧化碳共聚物项目已经启动,设计能力为年产3000吨,总投资1.4亿元;浙江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年产规模扩大到2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夏青指出,我国生物分解材料产业的崛起,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在推进生物分解材料产业化进程中,科技创新、学术探讨更应关注技术标准制定、专用检测标准的应用、新工艺标准的推广,使真正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生物分解材料产品为民造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