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牛磺酸: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市场疲软
2009-05-08
在当前出口市场一片红火的形势下,行业更要留意国际市场的突变,牢记前几年维生素C、青霉素等大宗出口产品低价恶性竞争的前车之鉴。

  作为用量大、用途广的药品和保健品牛磺酸,最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在出口市场上出现一派红火景象。然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牛磺酸出口受国际市场左右,一旦国际市场发难,很容易“吊死在一棵树上”,这种现象值得引起行业警惕。之前的维生素、青霉素出口低价竞争而引发的国内企业关停并转,最后导致整个行业萧条的历史教训足够深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牛磺酸又名牛胆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及营养保健作用。牛磺酸既是名贵中药牛黄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人及动物的重要营养物质。牛磺酸于19世纪初首先从牛胆液中分离而成,后来主要从动物脏器中提取所得。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牛磺酸。由于人工合成法生产牛磺酸产量大、成本低,现已替代天然资源提取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内外对牛磺酸从生化、药理、营养、临床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一致认为它可促进婴幼儿、儿童脑细胞分化、发育,维持细胞膜特别是视网膜正常的生理功能,对改善脑功能、抑制和治疗老年痴呆症有重要的作用。人体所需牛磺酸一半以上需从外界摄取,因此,它作为一种优良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

tujian.org

  有关专家认为,牛黄酸市场前景广阔,应用范围宽泛。目前世界上牛磺酸的年消耗量已超过2万吨,其中80%以上用作食品营养添加剂,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最新数据显示,世界牛磺酸年消费排列依次是:美国近1万吨、日本5000吨、东南亚2800吨、欧洲1500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合计约2000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是世界上牛磺酸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应用已由最初的药用为主转向以食品类添加剂和营养保健品为主,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明文规定,婴幼儿以及儿童食品中必须添加牛磺酸。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牛磺酸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外劳动力费用高,加上产品收率低、成本高,因此,发达国家不太注重牛磺酸生产,其消费主要以进口为主,而我国是发达国家牛磺酸的主要出口国。我国出口牛磺酸的国家和地区按出口量大小依次为美国、日本、东南亚、韩国,另有少量出口到非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格局粗放怪圈难免  

tujian.org

  我国牛磺酸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长春市春城制药厂协作成功开发出牛磺酸并投入工业化生产。由于合成牛磺酸工艺相对简单,且“三度”污染较少,容易上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牛磺酸生产厂家已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0多家增长到40多家,其中持有牛磺酸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生产厂家有20家,另外还有20家化工厂在生产,生产工艺大都采用乙醇胺法,合计年生产能力达到约2万吨,年产量约为4000吨,其中90%用于出口,药用占5%,食品添加剂占5%,国内消费量很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牛磺酸生产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投资较小,产品大部分出口,适合中小型企业上马,因此,国内许多中小企业都看好这一产品,纷纷投资开发新的牛磺酸生产线,甚至一些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乡镇企业也看好这块市场“肥肉”。粗放型的生产格局,使我国自1981年开始生产牛磺酸后的20多年时间里,全国产销形势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市场每隔三四年就会重复出现“需求增加——生产扩大——市场饱和——价格下跌——生产萎缩”的怪圈。出现这个怪圈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需疲软、出口受阻,而牛磺酸主要依靠出口“吊死在一棵树上”的做法,命运往往掌握在他人手中。如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牛磺酸出口不畅,我国牛磺酸出口的主要地区——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对牛磺酸的需求大减,价格也不断下滑,使我国牛磺酸出口受阻,出口价格从高峰时的每公斤30元人民币猛跌至13~15元人民币,出现亏本生产的现象,造成国内80%的牛磺酸厂家停产。2000年以来,亚洲经济形势好转,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对牛磺酸的需求增加,外商要货踊跃,另外,日本有一大型牛磺酸生产厂前不久停产,使我国牛磺酸出口持续热销,各生产厂都开足马力,加班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这种现象,业内人士指出,出口旺销时厂家蜂拥而上,难免会造成低价竞争,倘若出口受阻,企业的命运难卜。为此,牛磺酸市场发展必须做到“内外结合”,从扩大出口市场和拓展国内消费双管齐下,做大、做强牛磺酸产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内市场呈现疲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条腿走路”的我国牛磺酸产业,亟待跨出“另一条腿”,即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目前,牛磺酸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于奶粉、乳制品、饮料、滋补品、复合味精及某些特定食品中,并逐渐扩展到农业、水产业、化学工业等领域。据统计,美、日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大致为:食品添加剂、营养保健品占98.7%,药品占0.6%,其他占0.7%,并且大众化食品类添加剂用量所占比例还在增加。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是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有近13亿人口,儿童有3.8亿,如果其中有1/3的儿童每年补足300克牛磺酸,仅此一项就需近40000吨。在日本,儿童用牛磺酸人均年消费量在500克以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开发应用方面的薄弱环节,国内牛磺酸市场疲软的另一个因素是宣传力度不够,牛磺酸犹如“养在深闺无人识”,很多消费者还不知道牛磺酸为何物,更不知道牛磺酸还有诸多作用。企业应该注意到,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的提高,牛磺酸作为营养保健品和强化食品添加剂,今后将会逐步被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国内企业不能忽视这个潜在的大市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眼睛一味地盯住国际市场,采用低价出口竞争的方式,就难免重蹈大起大落的覆辙。更何况,目前国内牛磺酸生产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大部分生产厂家的牛磺酸的总收率只有约52%,接近其生产成本收率(49%),导致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很显然,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的国内企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的抗风险能力。所以,在努力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应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以免长期陷入无序竞争的误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