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产业助山西告别“一煤独大” |
2009-05-08 |
|
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多年来一直是“一煤独大”的山西能源结构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以煤层气、可再生能源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正在崛起。 在中国,煤层气与天然气储量相当,超过了3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能源大省山西的煤层气储量占到了全国煤层气总量的1/3,而晋城的储量则占到了山西总量的2/3和全国的1/4,并且分布集中、埋藏浅、甲烷含量高,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源优势。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化工巨头把丰厚的资金投入煤层气开发。目前,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联煤层气公司、中华煤层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晋煤集团、阳煤集团、美国GE能源集团、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金属能源公司等近30家中外企业在山西从事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工作。 据晋城市市长王茂设介绍,目前晋城已是全国利用煤层气发电规模最大的地区,已建成的煤层气发电厂(站)有18座,总装机容量4.3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6亿千瓦时,年利用煤层气约2亿立方米。晋城煤层气还用作居民生活燃料和车用燃料,目前初步形成了煤层气商品化产销用体系。预计到2010年,晋城市地面抽采煤层气将达30亿立方米,井下抽采煤层气达16亿立方米,基本形成辐射周边地区的煤层气输气管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他一些新能源也在山西崭露头角。今年8月中旬,山西平鲁败虎堡和右玉小五台两个风电场的首批机组正式投入运行,每年可提供1.34亿千瓦时的环保电能,运行后可每年节约4.08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7万吨。 隶属于山西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的太原市同舟能源公司垃圾发电厂是山西惟一的垃圾发电厂,可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左右。据格盟公司副总经理白祚祥介绍,这个项目运行了一年多,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时。 山西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也即将诞生,正在改造建设的蒲县生物质能电厂投资了5亿元,前期工作已顺利完成,目前正报请省发改委核准。该项目完工后,每年可燃烧秸秆7.7万吨,年发电量可达6600万千瓦时。按照《山西省生物质发电规划》确定,到2012年,全省要建设14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到2020年,年发电量达到17.8亿千瓦时。据估算,这个数字将占2020年全省用电总量的0.6%。 “新能源在山西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公司董事长梁谢虎说。他说他已经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三气五统”的新能源发展思路。“三气五统”即对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新能源实行统筹规划、统筹开发、统筹市场、统筹运营、统筹监管,以实现山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西需要一张全新的国际名片,让世人重新认识自己。”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宏英说。据了解,目前,100亿元山西能源基金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专门用于支持山西省的煤层气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这无疑给正在崛起的山西的新能源产业提速提供了巨大的资金保障。业内人士分析,为加快山西能源结构调整,山西应尽快建立新能源开发利用研发中心;继续完善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企业外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投融资体制,缓解目前新能源发展资金紧张的局面;加大扶持力度,对煤层气等新能源产业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