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第17届国际醇燃料会议(ISAF)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科学家、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就科学发展醇燃料,实现替代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贺信中表示,本次会议将对中国和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据第17届国际醇燃料会议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介绍,随着全球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石油价格持续刷新纪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此,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寻找和建立可替代石油能源体系。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07年煤炭消费占全国能源总消费量的70.4%,因此,以煤或煤基资源为原料生产替代石油的燃料和替代石油生产其他化学品,成为中国特色的石油替代路线。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在山西太原现场考察后指出,中国的甲醇燃料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西作为最早由政府推动的甲醇燃料示范和推广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甲醇燃料生产和应用的国际中心。 tujian.org
据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介绍,山西煤化工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211工程”建设,太原理工大学在煤基醇醚燃料的合成、配制以及车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地研究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对国际醇醚等替代燃料的研究和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会专家认为,未来的醇燃料应该向多联产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在这一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谢克昌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的多联产应用的基础研究”,不仅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而且可以使温室气体CH4得到有效利用。为规范醇燃料科学发展,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在山西省已有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醇燃料等一系列相关国家标准,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和规范醇燃料的生产和应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醇燃料被全球公认为重要的石油替代能源,前景看好。但是,与会专家同时认为,当前醇燃料的开发和应用还有待在原料、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面实现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