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份以后,国内尿素市场基本全面进入淡季,需求持续减少,价格也随之下调。尤其是9月1日国家新的尿素出口关税政策的实施,更使本来略显平淡的尿素市场顿时阴霾密布。9月上旬以来,尿素价格已狂跌了四五百元(吨价,下同)。 出口关税的提高,使许多尿素企业的出口预期落空,加之到了用肥淡季,产量局部过剩凸显。多数经销商处于持币待购观望状态,市场心理预期是降价,从而导致市场停滞不前。一些产能大的尿素生产企业由于库存压力率先降价,紧跟其后的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也将价格一降再降。在买涨不买落、跌声一片的市场氛围中,尿素厂家的销售和经销商的采购都在某些程度上受到影响。销售不畅、资金回流困难,厂家就面临下调价格的压力;而对于经销商来说,市场的心理压力也迫使其采购能力下降,这必然又影响到尿素厂家的销售。如此循环,价格的谷底究竟在哪里? 虽然秋收即将来临,华北、华东地区的冬小麦播种在即,但小麦用肥的小高峰期主要用复合肥,经销商也主推高氮复合肥,尿素销量会有所减少,难以出现尿素旺销局面。由于价格不稳,各复合肥企业都不敢轻易拿货,规模大的企业对于尿素原料也仅是保持安全库存,不会有太多储备。目前工业尿素的两个主要下游行业板材胶合板和三聚氰胺行业的市场状况都不太好,需求量不断减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么后期尿素市场的走势和供应如何呢?笔者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原料供应。今年以来,国内原料供应持续偏紧,而冬季是季节性煤炭需求高峰,水电发电能力大幅下降,电煤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而北方各省供暖储煤需求的增加将再次提高煤炭需求,造成供应趋紧局面。据了解,今年各省的冬储煤储存状况普遍不足,因此后几个月的冬储煤需求压力很大。从目前的市场供应情况分析,后期原料供应依然偏紧,这将影响尿素的产量释放。 今年上半年尿素产量同比仅增长5.87%,增幅同比下降了12.41%。但即使产量增幅持续偏低,产量仍然呈增长趋势,国内产能依然过剩,这将使尿素市场的这个秋冬更感寒冷。 目前,河北本地尿素市场依然萧条,价格继续下滑,且成交量不大,后市价格并不明朗;东北地区淡季时间较长,要持续到明年春天,市场成交量低迷。现在多数尿素企业都在寄希望于国家的国储、冬储政策,盼望着能有利好消息尽早传出,给疲弱的尿素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