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近日在2008’中国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研讨会上获悉,我国醇醚燃料的标准制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制约该产业发展的标准缺失问题有望在近期得到解决。 专家表示,在甲醇燃料方面,山西省2007年底已形成由5个标准组成的体系,有效地规范和推动了该省的产业化示范工作;陕西、四川、黑龙江、新疆等地制定了甲醇燃料、甲醇汽油的地方标准,涉及M10、M15、M25、M30等低比例车用甲醇汽油和变性甲醇。在国家标准方面,M85甲醇汽油标准8月已完成预审;车用燃料甲醇标准也于9月通过行业预审;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正在进行8万千米路试。 二甲醚燃料方面,国内的标准都是近三年内开始编制,近一年内陆续出台。在民用燃料领域,由山东久泰公司为主起草的二甲醚化工行业标准已经由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车用燃料领域,上海交大等单位正在编制上海市地方标准。今年8月,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该机构将分通用、资源保证、产品、过程控制、检测检验、销售服务、管理七大类别编制二甲醚燃料的标准体系。 相对而言,乙醇燃料起步较早,标准较为完善。为了在产粮大省顺利进行乙醇汽油的封闭性试点推广,2001年我国出台了变性燃料乙醇、车用乙醇汽油两个产品的国家标准,2004年进行修订并重新颁布实施。此后,又配套出台5个中石化企业标准,吉林、河南等首批试点省份也出台了地方标准。这一系列标准的实施,促进了乙醇燃料的推广使用,但也产生了与农业争地、与农民争粮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制定和修改相关标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不同醇醚燃料标准的相同点在于,不论甲醇、乙醇、二甲醚,都不是单一的产品标准,而是产品与产业相关方面配套而成的标准体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