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国磷肥行业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
2009-05-08

——贵州开磷集团副总经理 刘建雄

转变发展方式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我国磷肥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磷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我国磷肥行业快速发展成就和隐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我国磷肥行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

tujian.org

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经过磷肥行业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自2000年以来,我国磷肥行业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0年我国磷肥产量仅有663万吨(P2O5),“十五”期间,我国磷肥产量年均递增11%,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五”875万吨(P2O5)发展目标。2005年我国磷肥产量达到1167万吨(P2O5),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国磷肥产量达到1351.4万吨(P2O5),由长期磷肥进口国变为磷肥出口大国。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成果累累,高浓度磷复肥技术装备国产化、大型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磷化工产品开始由初级产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转变,磷化工技术创新能力在一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我国磷肥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全行业完成工业产值、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以我国大型磷肥骨干企业开磷集团为例,近8年时间,开磷集团磷矿石产量从2000年的191万吨310万吨,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从2000年的10万吨增长到185万吨,翻了四番还多,每年以23.13万吨能力高速递增,年均增长44%;销售收入从2000年5.39亿元增长到近70亿元,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36.51%;实现利税大幅上升,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42%。综合起来相当于8年再造了10个开磷。“十一·五”末,开磷将形成350万吨/年高浓度磷复肥和400—500万吨/年磷矿石生产能力,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我国磷肥行业高速发展隐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产业集中度低,集约化发展、资源优化配置、行业整合重组滞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仍过大,高附加值精细磷化工产品发展相对迟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磷肥产能过剩严重,原材料涨价成本性推动产品价格高企又导致国内需求萎缩,但很多地方和一些民营企业仍在盲目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磷肥行业进入重新洗牌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为保证国内供应,抑制肥价波动,减轻农民负担,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采用加征100%出口关税的严厉调控手段限制磷肥产品出口,使磷肥生产下降,企业库存增加,资金严重短缺,全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是磷矿资源日益短缺。我国是磷资源大国,但资源“丰而不富”,在技术上可以利用、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磷矿储量为40.54亿吨,仅占总储量的22%。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是磷肥产业区域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较低,稍不注意就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规模扩张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tujian.org

二、我国磷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对巨大冲击和严峻考验,我国磷肥行业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tujian.org

建立和不断加强以大型骨干磷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磷肥行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组织架构。围绕核心主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磷化工传统产业;把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耗、环保等作为技改重点,大力组织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吸引外部创新要素向内积聚,合理配置各种创新资源,为着力发展精细磷化工、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tujian.org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度重视和不断增加对劳动者素质提升投入,通过强化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劳动竞赛、合理配置人力、调节人力数量、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途径,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工程落到实处,努力造就足以支撑磷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实现竞争力的内生性提升与倍增性发展。

tujian.org

(三)推进管理创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管理创新重点是改革我国磷肥行业不适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形式多种多样,我国磷肥行业应结合实际,努力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转变经营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等途径,推进股权多元化。通过扩大董事会试点、推行外部董事和监事制度,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下权力制衡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着力加强战略管理、产权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重要环节,推进企业管理逐步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不断增强我国磷肥行业生机与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转变出口观念和出口方式。出口可以是产品输出,也可以是技术、设备和人才输出。我国磷肥行业应着眼长远、放眼世界,具备实力的大企业要在海外兴办磷、硫资源产业。尤其是那些资源丰富、需求旺盛,但缺乏资金和磷肥生产技术与人才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在国外建厂或开展国际合作,既可以减少国内资源消耗,还可以凭借出口技术、管理、设备、工艺和人才,获得丰厚回报,提升我国磷肥行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破解我省磷肥行业发展难题的几点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念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有的把“先污染、后治理”视作是工业化进程不可逾越的阶段,认为要温饱就很难顾及环保,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规模、产值或收入增长;一些人心中长期存在资源比较优势的盲目自大观念,在发展中过度依赖资源,从而陷入了“资源禀赋陷阱”;有的以口号代替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行业重组、资源整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用政府引导、出资人主导、市场配置相结合方式,以产权为纽带,以产业链为基础,通过强强联手、同业重组、优势互补、资源聚集,变竞争对手为竞争联手,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现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市场有效整合,形成大型磷化工企业集团,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把磷资源优势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确立新资源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资源观要求,切实做好我国磷资源科学、有效开发和持续利用这篇大文章,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整合资源、大矿大开,实现磷矿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开采。节能减排、“吃干榨尽”,建立横向耦合共生和纵向延伸发展产业链,实施“磷、煤、电、碱”多业并举,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和资源多级利用。“惜我资源”要见诸行动,采用严厉的调控手段,严格限制磷矿石外销,保护稀缺资源,促进产能平衡,跳出“资源禀赋陷阱”,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磷资源——深加工——产品制造产业链,推动我国磷肥行业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积极扶持磷肥行业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扶持磷肥行业就是扶持农业。应继续认真落实和发展化肥生产流通各项价格优惠政策,力促骨干磷肥企业债券发行,确保资金链安全,国内所有化肥品种应全部免征生产环节增值税,加大化肥淡储力度,并向优势企业倾斜。允许企业对所购入固定资产价款进行抵扣的增值税转型方案对于资金密集型、装备大型化的重点磷化工企业及大型井下无轨开采磷矿山意义重大,应尽快发布实施,以缓解磷肥行业的压力。加快推进四川达州普光气田等一批配套天然气脱硫净化项目的建设,多途径降低硫磺进口依存度,改变硫磺价格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tujian.org

五、发展磷深加工提升产业层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磷肥行业应实施以发展磷深加工为主的战略调整,以提升产业层次,缓解产能严重过剩,改善供求关系和促进磷肥行业健康发展,最大限度维护化肥市场稳定、减少盲目投资和能源、资源浪费,减轻环境生态压力。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帮助磷肥企业走向国内外磷化工产业价值链高端,尽快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和支配地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