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石化:从弱势产业到全国前三甲 |
2009-05-08 |
|
开栏语 3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刚刚过去的30年,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却非同寻常。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的改革开放,书写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翻天覆地的宏篇巨著。同样,这一历史坐标系,也记录了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迅猛发展的轨迹:南部腾飞,东部跨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无不展现了各地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巨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三极,勾勒出我国石油化工区域经济腾飞的大格局。 为了充分展现各地石化行业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全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本报从即日起开设《辉煌30年·地方篇》专栏,与业界读者共同回首30年峥嵘岁月,见证改革开放30年行业的辉煌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对广东实施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使广东石化产业焕发了勃勃生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石化产业已从处于全国弱势成为全国各省区市的前三甲,同时也成为广东省工业的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原广东省重化厅副厅长、现广东省石油和化工协会顾问何钦生告诉记者,30年前,广东石化产业以中小支农化工企业为主,小氮肥厂有100多家,小磷肥厂60多家,还有小烧碱和无机盐等企业,没有大型企业。30年来,全省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发展到50多家,其中包括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全国第一个引进离子膜烧碱项目的原江门电化厂;全国第一个自主消化吸收离子膜烧碱项目的原广州化工厂(现昊天化学企业集团公司);全国第一个引进子午线轮胎项目的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全国第一套25万吨级茂名石化原油接卸单点系泊装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广东能源缺乏的问题,国家决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装备对已经探明的广东大陆架及陆上盆地的油气资源进行开发,开创了中外合作勘探南中国海域石油资源的新时期。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与几十个国家开展了石油勘探合作,建成了珠江口盆地的大型油气田和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的大气油田及涠洲岛油田。 广东原油和天然气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年生产原油1200万吨、天然气50亿立方米以上,为广东和香港的能源供应作出了贡献。 依托国际石油资源,广东引进炼油加工技术和装置,引进外资合作炼油企业,大力扩展原油加工产业,使广东炼油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广东现已形成4个大型炼油加工基地和高硫原油加工基地。 1979年,中央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炼油工业带来机遇。茂名石化公司奋力向建设石油产品出口基地、高硫原油加工基地、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向炼油、乙烯为龙头的炼化一体化的目标迈进。目前,茂名石化年炼油能力已达到1380万吨、乙烯100万吨,销售收入达790亿元。 1978年,广州石油化工厂形成250万吨原油加工、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生产能力,1985年炼油能力提高到500万吨,2006年炼油能力提高到1300万吨。1987年,广州石化启动年产11.5万吨乙烯项目,现在年产能已达22万吨。 tujian.org 1978年,广东省炼油能力只有750万吨。而目前广东省炼油能力达到4380万吨,其中茂名石化1380万吨,2000万吨扩建项目已经获批;广州石化1300万吨;湛江东兴500万吨;惠州中海炼油1200万吨年底前投产。2007年,广东炼油销售总产值1645.39亿元,占广东省石油和化工销售产值的33.2%。30年间,广东炼油能力增长5.84倍。炼油工业的发展为广东省实施炼化一体化、沿海石化产业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石化产业从以支农化工为主体向现代石化工业转变。30年来,广东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和装备,引进了大型乙烯合资项目,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形成了产业集群化、基地化的格局,奠定了炼化一体化、沿海石化产业带发展的基础,并形成了珠江三角洲以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区和茂湛、崖门口沿岸、广州及南沙、惠州大亚湾、汕潮揭石化工业基地。 广东石油化工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布局得到重大发展。广东省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炼化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1988年国务院批准广州石化年产11.5万吨乙烯建设,1991年批准茂名石化年产30万吨乙烯立项,1997年批准中海壳牌南海石化年产80万吨乙烯建设,奠定了广东省石化工业发展基础。茂名、广州、惠州初步形成了发展石化工业的三大基地。 tujian.org 在三大乙烯项目投产后,广东省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原料快速发展。2007年乙烯产量达200万吨、合成材料产量达320万吨,有机化工原料现价工业产值达288亿元。广东省现价工业产值2141亿元。 改革开放30年,广东省石油和化工不断推进,增长速度年均在15%~20%以上,2007年工业销售产值为4953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石油和化工中列前三甲,预计2008年工业销售产值可达5800亿元。目前,广东乙烯、硫铁矿、涂料、油墨产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合成树脂产量排在第二位;炼油能力排在第三位。石油和化工产业已成为广东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广东正向建设大炼油、大乙烯、炼化一体化,向亿吨炼油、600万吨乙烯及产业链延伸的石油化工基地的发展目标迈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