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长三角瞄准生物技术产业
2009-05-08


最近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长三角地区要集中力量积极发展生物等战略性高技术产业,重点推进生物等领域的自主创新。长三角地区为了实现这三大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将突出三大重点。

tujian.org

这是记者在日前结束的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湖州论坛获悉的信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届论坛集聚了国内外200多位生物学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未来几年内基因技术与蛋白质技术方面的突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新等专家提出,未来几年内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将会有“三大发展与突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是着重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生物技术和产业,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林新品种,努力提高农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加速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业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着重发展有利于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生物技术和产业,通过大幅度提升新药创制水平,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加速诊断试剂、疫苗和防护设备的开发,加快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努力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着重发展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生物技术和产业,积极发展符合国情的生物质能源,积极运用生物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届论坛于9月26日至28日在浙江湖州召开。据中国生物技术协会负责人介绍,这种专门探讨生物科学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理论峰会已经是第二届。之所以定点放在浙江湖州举办,主要是近年来湖州市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和生态环保产业,在其高新技术产业区迅速集聚了100多家生物医药技术企业,2007年生物医药方面的产值达到78亿多元,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我国的一个新兴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形成生物技术的三大特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崛起生物医药、生物农药兽药、医疗器械、药用制剂辅料、运用生物技术的轻工和化工产业等五大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群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成长出一批全国性行业龙头企业和在全国享有知名度的优势企业、优势产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建成两个生物医药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以中科院十大创新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南方中心)为代表的十多个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中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德清县生物药产业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企业基地。其中,中科院上海生命科研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已实施产业化项目13项,有2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专题项目,7项列入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年销售收入20.3亿元的一家企业成为农业部定点的全国生物农药生产基地。有两家企业分别成为全国虫草原料规模最大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变应原药物开发基地。干细胞基因工程建成50万人份的长江以南最大的模式化、标准化干细胞库。多肿瘤诊断蛋白质芯片获得全国第一个生物医药国家一类新药证书,也是世界上首例应用于临床的蛋白质芯片。植入式连续血糖监测仪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正式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委员会(FDA)批准上市的产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