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大飞机复合材料用量力争达25% |
2009-05-08 |
|
在9月19日结束的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关于大飞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讨论,格外热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呼吁各界共同努力,力争使我国大飞机复合材料用量至少达到25%。 我国大型飞机研制项目从立项开始,就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机体结构复合材料化程度是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专家表示,复合材料能提高飞机的结构效能并降低制造成本,飞机结构复合材料化是大势所趋,并将从根本上改变飞机结构设计和制造传统。杜善义指出,大飞机肯定要用复合材料,关键是怎么用,用多少,用到什么程度。只有经充分论证确定合理用量,才能有针对性地部署关键技术攻关,为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提供技术支撑。现在,我国复合材料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并形成了一支从设计、材料到制造配套的研发队伍。各大主机厂均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复合材料生产手段和车间,完成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复合材料在各种军、民机型号上已获得应用。 不过,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陈绍杰指出,对飞机用复合材料而言,我们在应用规模与水平、设计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材料的基础和配套制造的工艺、设备等方面均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实际应用方面。如我国军用战斗机上复合材料最大用量尚不足10%,世界军机的机翼自上世纪80年代后就早已复合材料化了,我国至今尚无批生产的复合材料机翼问世;最新研制的ARJ21支线客机复合材料用量不足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黄领才表示,该集团已经具备大飞机复合材料研制的基础,可以在较高起点上与国外竞争。但由于国内复合材料项目多而乱,没有很好的组织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应用推广。为此,专家建议,在大飞机用复合材料开发推广应用上,必须要掌握各种关键技术,积极开展对内整合、对外合作。在技术攻关方面,要立足国内,有所创新,才能分得一杯羹。在产业发展方面,应边攻关边研制边设计。
新闻链接
机体结构复合材料化程度被认为是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是“一代飞机,一代材料”。国外复合材料在军机、直升机、无人机上的用量早已达到或超过50%,如今在大型客机上的用量也超过了50%。 空客集团研制的超大型客机A380目前已正式交付使用。该飞机复合材料占25%,主要应用部件包括中央翼、外翼、垂尾、平尾、机身地板梁和后承压框等,仅中央翼盒用复合材料就达5.3吨,实现减重1.5吨。A380是第一个将复合材料应用于受载很大的中央翼盒的大型民用机,开创了大型民用机大规模采用复合材料的先河。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研制的B787飞机也已于去年成功下线,整机主要结构均采用复合材料制成,从外表看,除机翼、尾翼前缘、发动机挂架外,几乎看不到金属。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复合材料机翼和机身的大型客机,被公认为复合材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大幅减轻了飞机的结构重量,并使飞机的燃油效率提高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