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业施工早已结束,施工单位也已撤走,施工用水却总是停不下来,被白白无偿地挥霍浪费。这种叫人无法理解的事,却在一些化工企业、尤其是一些老化企长期存在。 扬子石化公司建设期间,由公司水厂向施工单位供水,由于管理粗放,那时还是农村的周边地区的一些单位和居民也无偿用上了施工用水。如今扬子石化建成投产20多年了,厂区周围的9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2600多户居民,依然在享用着这家企业的“免费大餐”,每年用水达800多万吨,按南京市目前2.5元/吨的水价,就是2000多万元。要是断了水源,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对用水收费成效也甚微,主要是因为输水管网杂乱,附近居民和企业又长期养成了无偿用水的习惯。就这样,公司外无偿用水成了“烫手的山芋”,管不好、又甩不掉,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了一年又一年。 从今年开始,扬子石化向这个老大难问题正式宣战。该公司从摸清家底开始,派人查清所有输水管线走向。工作人员到河沟边、下水井里、垃圾堆旁、草丛下,仔细核对每段管线,搞清楚每个用户。接着该公司开始对输水管线集中整治,消除泄漏,还委托专业公司对管线进行检测,作出安全性评估。然后,该公司和当地政府联合起来,对使用扬子石化水源的用户安装水表,实施计量收费,并成立了收费小组,深入街道社区进行节水宣传。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扬子石化用水管理由被动转向主动,不仅水费收上来了,用水量还大为减少,近两个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十几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扬子石化用水管理的成功说明,解决老企业和周边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既要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又要顾及周边群众可能的反应,保持社会的稳定。为此,企业需要主动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配合,做好调查研究、宣传发动、集中整治等一系列工作,实现有理有利有节地解决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