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高龄,热心公益事业的耿龙云老人,翻看着近二十年来他资助的孩子们寄来的信件和照片。记者 方非摄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本泛黄的工作簿上,一页一页详细记录着32个孩子的名字,有河北的、有陕西的……遍布全国各地;一个红色的小布袋里,一封一封整齐堆放着孩子们的来信,有告知近况的、有问候感谢的……每当看到孩子们写着自己的点滴进步,老人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位老人叫耿龙云,今年已87岁高龄,在照顾瘫痪老伴的同时,他19年来坚持用自己的退休金资助贫困孩子上学。从1992年至今,耿龙云已经捐出了近15万元,除了现金之外,还有数不清的文具、衣服、书本等等。 织梦好,好织梦 19年捐资希望工程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耿老捐资助学,还得从19年前说起。1992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希望工程“1+1”结对救助贫困学生活动的报道。看到报道的一瞬间,耿龙云很是激动,因为正好契合了自己的心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来自dedecms 耿龙云是河北省阜平县人,小时候在农村,排行老三的他要砍柴,还要照顾三个弟弟。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他只念了两年半的书就辍学了。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耿老心里,自己没有机会上学,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所以,当看到希望工程的活动后,他觉得不能让这些孩子也跟他一样没机会上学,变成文盲或半文盲。而且在捐助中,耿老特意资助更多的女孩,因为他知道农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怕耽误了女孩的前途。 织梦好,好织梦 月工资220捐出200元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1992年,李保珠,12次共577.8元”、“2005年,韩娇,6次共3621元”……耿龙云捐助的第一个孩子是石家庄井陉县的男孩李保珠,当年孩子才9岁,还在上小学。当时捐助一个孩子是200元,但他每月的工资仅220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刚开始,耿老基本上是每年捐助一个孩子,但渐渐地,从一年1个增加到了2个或3个,捐助额也涨到了每人300元。今年,耿老捐助了5个孩子,虽然捐助的标准是每人500元,但耿老坚持要给每人1000元。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今年3月份,从2005年开始资助的名叫韩娇的女孩专程来北京看望老人。当年,韩娇高中没考上,差了40多分,当地上高中每差1分,就得花100元。耿老二话不说,就捐出了2000元。现在,韩娇已经顺利大学毕业,在天津找到了工作。这次来看老人,她嘴里亲切地叫着耿爷爷,还和老人一块合影留念。在韩娇给耿老寄来的信中,她每次都说:“耿爷爷,您是我一辈子都难以报答的人。”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今年20岁的张桂源已是东北大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2006年的一次偶然经历,耿龙云得知了张桂源的家庭情况:张父因车祸去世,母子俩相依为命。于是耿老立刻伸出了援手,前前后后捐助了十多次,共5000多元。不仅如此,耿老还帮张母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保姆的工作,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 dedecms.com 乐善好施省吃俭用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耿老住在北三环附近,那是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老房子,而且没有任何装修。由于老伴瘫痪在床,耿龙云请了个阿姨帮忙照顾。用阿姨的话来说,耿老就是个大善人,对别人又捐款又救助,自己却连好一点的菜也舍不得买。 dedecms.com copyright dedecms 虽然今年已经87岁,但耿老平时都是自己去买菜,买回来的都是商贩快要收市时甩卖的菜。比如西红柿,都快烂了,耿老就一大堆全买回家。“有什么关系,都一样能吃。”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问到收入,耿老毫不忌讳地拿出了自己的工资条,说每月大约有6000多元。“日常开销足够了,其他的就捐给孩子们上学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来自dedecms 其实,耿老的日常开销并不小。瘫痪在床的老伴每个月吃药看病就至少得花1000元,他自己心脏不好,还有血压高等毛病,也得花不少钱吃药。家里请的阿姨,每月工资也接近2000元,过年过节还额外给钱。要是身体犯了大毛病,自己住一次院就得花好几万。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看到父亲对别人如此慷慨,耿老的四个儿女多少有些不情愿。女儿曾要求耿老赞助买房,但耿老却不支持,觉得有地儿住就行了,没必要浪费钱。耿老说,他见过邻居里很多老人去世后,家里的儿女为了争遗产闹得面红耳赤,这一幕,他最不希望发生在自己家里。“留点儿钱就行了,留多了儿女们拿着钱自己就不奋斗了。那些孩子更需要帮助!” dedecms.com 如今,耿老用自己的退休金已经资助了32个孩子,有5个上了大学,其中3个已经毕业找到了工作。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都会不定期地给老人写信,告知一下近况,对老人表达感谢之情。每一封信,耿老都仔细阅读然后认真回信。每每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他心里都美滋滋的,“除非我瘫痪成老伴那样,否则这项‘任务’将一直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