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日报:职业足球需政府支持——中图社 |
2009-05-20 |
|
听到北京市体育局向国安俱乐部注资2000万的消息后,许宏涛有点羡慕。在他看来,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与欧洲足球俱乐部一样,中国的职业足球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刺激才能拉动内需,“因为足球也是一项产业,职业联赛是龙头,企业都想着要退出,用‘白条’对付球员,最后足球这个产业又如何为球迷提供公共产品?你别看中国足球天天被骂,但群众还是需要足球,离不开足球。”
一边是武汉足球退出中超,青岛中能也希望找下家接手,还有一个要死不活的深足仍在为明天而奔波;另一边国家体育总局要在足球项目上推行举国体制,并率先拿青少年足球“开刀”。如何厘清新形势下政府与职业足球的关系?一名圈内人士说得好,政府要充分介入但又不能过分深入。北京市体育局为国安俱乐部注资2000万,孙康林多了北京国安俱乐部名誉董事长的头衔,或许,这就是他为什么在就职感言中说“是兼职,不是专职”的原因。为什么说国安这次联姻北京市体育局是一种新的活法?因为这次合作与以往不太一样,这是在北京奥运会圆满举办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对于如何发展体育事业的新探索——既然群众生活离不开足球,城市形象离不开足球,那为什么不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帮企业一把?只要政府职能部门不“越位”,按照足球规律办事,俱乐部应当能渡过当下的难关。
中超俱乐部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国企背景深厚的山东鲁能、北京国安、天津泰达、广州医药等;一类是像深足、辽足、长沙金德、上海申花、重庆力帆等一批具有民营背景的俱乐部;成都谢菲联身份最特殊,因为它是一家外资俱乐部。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第一类俱乐部相对还活得滋润外,其他俱乐部大多都活得比较艰难,但无论哪家俱乐部,都期待政府继续支持足球产业。“这不是依赖政府,何况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是行不通的。”很多中超老板都形成了共识,“政府关心足球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社会风气,改变中国足球的生存环境;行业保护措施也能帮助困难企业渡过眼前的难关。要在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方面实行体教结合的模式,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如何协调,这还得靠政府……这是中国足球投资人的愿望。至于其他的事,就让企业自己去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