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伊核6方”就安理会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的立场日渐趋近、伊朗面临进一步国际制裁的时候,美国情报部门的集体判断公诸于世了:伊朗在2003年秋季已经中断了核武器计划,并且在2009年以前不可能生产出武器级的浓缩铀。 tujian.org
表面上看,这是给布什政府的伊朗政策泼了一瓢凉水(还有人说是一记耳光),同时给伊朗洗刷了“坚持发展核武器”的罪名,难怪布什总统在记者会上神色凝重,内贾德振臂欢呼伟大胜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到底谁胜利了谁失败了,也不是现在就可以分得清的。它只不过意味着:一场新的较量开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3年秋天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或许是谁也想不到的一个“突发事件”:美国总统一个劲儿地说伊朗发展核武器会引发新的世界大战,而美国诸情报机构却一口同声地说:伊朗的核武器计划4年前就停止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蹊跷? tujian.org
翻开旧报纸就知道了。说来并不复杂,2003年2月9日,当国际原子能机构把全部精力用于伊拉克核设施的最后核查之际,伊朗总统哈塔米突然宣布在本国中部地区发现铀矿,并准备自行开采提炼。此后,伊朗做出了加快发展核技术的姿态,同时宣布这一切都是为了民用。时值美国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伊拉克战争,无暇他顾,布什总统只是宣布严重质疑伊朗核计划的和平目的,再无别的动作。倒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洲三国显得比较紧张,不断造访德黑兰,敦促伊朗签署并实施核安全保障的附加议定书。俄罗斯的普京总统则通过同伊朗签署5吨核燃料的供应协议实施进一步具体介入,并劝说伊朗做出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似乎是配合伊朗可能会做出的实质性让步,法国和美国相继查封了伊朗反政府暴力组织“人民圣战者”驻巴黎和华盛顿的办事处,并逮捕了相关人员、冻结了该组织的资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年9月2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在伊朗发现了第2处武器级浓缩铀的痕迹,伊朗面临着空前的国际压力。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国对伊朗的劝说,哈塔米总统的回应是:“如果伊朗发展民用核计划的权利得到保证,伊朗将考虑放弃被西方国家怀疑将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浓缩铀提炼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2月10日,伊朗代表终于在维也纳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这意味着伊朗从此必须以透明的方式发展核技术,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任意核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当时的世界的确松了一口气。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