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资料图:准备高原飞行试验的中国新型战机 tujian.org
tujian.org
tujian.org
资料图:中国空军歼-10战机夜训起飞瞬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放军报2月15日报道【主人公小传】李军,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飞行器与动力工程系教授,34岁进入空军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成为空军第一个自主培养的博士后;44岁获第三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是空军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先后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尺讲台上的人生最精彩” tujian.org
1984年,李军在空军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留校,成了一名光荣的军校教员。1996年,李军从西北工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此时,中国科学院向李军发出信函,准备调他进入中科院工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就在这一年,空军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航空宇航博士后流动站在原空军工程学院挂牌成立。人生关口,李军面临抉择。“我成才的土壤在部队!”他放弃进入中国科学院的机会,成为空军第一个自主培养的博士后。9年后,李军被陕西省授予优秀博士后称号。期间,他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15项,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5年底,李军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深造。学习期间,他撰写的论文得到世界著名航空发动机权威格雷茨教授的赞赏。进修期满后,校方和不少机构许以优厚的待遇,想留李军在美国继续深造或工作。“不用选择,我的讲台在祖国!”李军的回答坚定而执着。他如期回国,站在了阔别一年的军校讲台。“我是一名教员,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和本分,三尺讲台上的人生最精彩!”李军常常这样说。 tujian.org
“教员价值体现在学员成才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些年,一些毕业学员向李军反映,在校学习时对新装备接触较少,到部队后面对装备故障往往束手无策。类似的反映在李军心中激起波澜:“教员价值最终体现在学员成才上,学员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看怎么去引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探索。他给学员上的每门专业的第一堂课,都要把学员们领到实验室,让学员对装备产生直观的印象。试车台前,李军经常对照发动机和飞机“解剖”实物,将课本上的内容生动直观地传授给学员。发动机叶片断裂是发动机经常出现的问题,但是它断裂的过程却很难讲明白。李军打开自做的课件,一个叶片断裂的3D视频片跃然屏幕,学员们一目了然,加深了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军校教员,既要教给学员理论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思维方法!”李军把自己试车时测出的100多个数据制成了一个表,让学员根据自己对这些数值的理解,分析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学员们上了这一课深受启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他参与研究的战斗机高原作战研究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完成的学科专业研究课题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战鹰翱翔在高原的蓝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8年,为拓展我空军部队攻防作战空间,空军党委下达了组织某型新机进行高原作战的研究试验任务,这是世界航空界至今未完全突破的“禁区”。国内外专家都认为没有足够大功率的起动机,要在高原解决飞机发动机起动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我要在稀薄的空气中放飞战鹰,让战鹰翱翔在高原的蓝天!”李军先后3次奔赴西藏进行试验,忍受着高原反应带来的剧烈头痛,最终突破国外的技术限制,解决了两种先进战斗机的高原作战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9年秋,空军某型飞机在训练中发动机发生喘振,剧烈的喘振会造成空中停车,严重影响飞机安全。李军立即与其他专家进行整机特性测试试验和大量理论研究,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