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是一个兵》:一颗投在朝鲜的“重磅炸弹”
2009-05-20

话说1950年夏,第四野战军某师刚刚结束解放海南战役,驻扎在湖南祁县休整。休整期间,该师政治部组织广大官兵开展“写自己、忆过去”的业余创作活动,于是快板书、顺口溜、“枪杆诗”大量涌现。一天,师文工团负责文学创作和舞台美术的分队长陆原和负责音乐的分队长岳芲从中发现了一首十分有趣的诗:“俺本是一个老百姓,扔下锄头来当兵……”其大意是:一名战士爹娘早丧、扛活做工、挨饿受冻,然后家乡解放、光荣入伍,进而打日寇、灭蒋匪、出生入死、经受考验、立功受奖的战斗经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是这首质朴、直白的“枪杆诗”激发了二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灵感,使这首《我是一个兵》一气呵成,进而很快就在这个师传唱起来。大家知道,创作这首《我是一个兵》的1950年夏,正值美国入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半岛事务,并对中国造成严重威胁之时。因此,《我是一个兵》虽然出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之前,但与即将爆发的朝鲜战争密切相关,歌词中的“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他不留情”就具有其强烈的针对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0年冬,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我是一个兵》和另一首《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起,也被带到朝鲜战场,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打击侵略者的士气,故被西方舆论界视为中国在朝鲜战场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1年8月1日,《我是一个兵》发表在《部队歌曲选集》第一集(《解放军歌曲》创刊号)之中。不难发现,此稿第一段结束句“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与第二段结束句“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他不留情”(歌曲最后一句)所对应的旋律是一样的。故从音乐创作上讲,略显呆板,但部队战士却易学、易唱。翌年,这首歌曲在《人民音乐》上发表时,编辑部就对“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他不留情”一句的旋律作了细微改动。这就是在“战争”二字后加上了一个4分休止符,让音乐休止一拍,将“坚决打他”四字后移,“不留”二字安放在一个小节内,并在“不”和“留”字上均加了一个8分休止符,使二字显得干脆利落,其语气也得以加强。这一小小的改动堪称绝妙,使“坚决打他不留情”这一结束句从强拍上起音,从而大大加强了“打”的力度和气势。这个版本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我是一个兵》。

tujian.org

像这一时期的许多歌曲一样,《我是一个兵》也强调了一个“打”字,充分表现出了我军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作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首军旅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和平时期,《我是一个兵》仍在军中广泛传唱,曾被改编为军乐曲、笛子独奏曲、手风琴独奏曲,曾热播的军旅题材喜剧《炊事班的故事》还用它来作为背景音乐,而“我是一个兵”则成为部队的一个流行语,成为广大官兵严格自律、服务人民的一个承诺和信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是一个兵》歌词全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

tujian.org

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 tujian.org

嘿!嘿!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他不留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军队正全力抗灾:探访解放军救灾指挥中心
    ·足协四掌门雷人语录 "阎王"杀无
    ·老婆不点头卡卡哪能走? 米兰核心自解留下
    ·日台证实日本F-4战机9月曾与解放军轰-6对峙
    ·解放军最新型主战坦克价格也高达数千万元
    ·以色列导演拍摄采访巴勒斯坦“女人弹”记录
    ·日本下一代隐身战机外型进一步曝光
    ·日政府拟在冲绳美军基地周边街头设置防范摄
    ·塞尔维亚航班身份不明 飞越奥地利遭战机拦
    ·东南亚每月资助恐怖活动的资金高达300万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