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观察员 滕建群1月20日,新版中国国防白皮书发表后,各界对此进行多方位解读。最引人关注的是中国核力量建设。有媒体引述白皮书,认为中国已承诺不研制新型核武器,诸如此类。有中国军事专家马上出来解释:中国没做出这样承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笔者认为,在可预见将来,中国不会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核力量今天是中国军事选择中的最后手段,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核武器是面对核大国的核诡诈背景下研制出来的,印度一位学者研究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对美国和苏联两个核大国数次核威胁。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不但向总统提出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而且也提出要使用原子弹。 tujian.org
核力量是撑起中国国防的重要支柱。今天核武器仍然是维护国家统一与主权的重要手段,新版白皮书已经明确地表述到:“第二炮兵遵守国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严格执行中央军委命令,以保证国家免受外来核攻击为基本使命。第二炮兵所属导弹核武器,平时不瞄准任何国家;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核导弹部队将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反击。”在其他国家没放弃核武器的时候,中国单方面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无疑是放弃拥有核武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研制新型核武器是对当前所处安全环境的反应,但不会把中国引向核军备竞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核武器毕竟是终极武器,对任何有理智的国家来说,它不会随意应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人民是反对用原子弹杀人的”。“原子弹哪能乱摔呢?如果我们有,也不能乱摔,乱摔就要犯罪。”从1964年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以来,中国的核力量发展一直是有节制和有限度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人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核力量建设始终处于低水平上,凭借中国人的聪明与睿智,不可能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核力量发展上。 tujian.org
但是一个国家的核力量建设不但但受到国内政策的影响与制约,而且还有国际因素的考量。关注国防白皮书的人一定注意到第十四章有几句话说的特别份量。在核裁军一节中,白皮书写道:“中国认为,全球导弹防御计划将损害战略平衡与稳定,不利于国际和地区安全,并对核裁军进程产生消极影响。中国对此表示高度关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