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军方酝酿大举裁减宪兵 民进党表示反对
2009-06-09

据台湾媒体报道,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岛内不仅民间企业大幅裁员,台军也将在4年内由27.5万人精减到18万人。台军裁员后,将解决推动募兵制所需的经费。据悉,这次重点裁撤的兵种为宪兵,裁撤范围既包括士兵也有军官。消息出来后,民进党籍“立委”跳出来反对,称这会折损台军战力,是“马英九向大陆输诚”。但岛内专家分析认为,台军裁员裁的是“肥肉”而不是“脑神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重点裁撤宪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日,台“国防部”发言人池玉兰向媒体透露,“国防部”正在研究一项有关今后4年削减台军人数的计划,具体数字尚未决定。台湾媒体随后得到内部消息说,军队规模可能从27.5万减至18万,约“瘦身”1/3。此消息随即引发岛内蓝绿阵营议论,为了降低外界压力,台“国防部”19日晚发布新闻稿澄清,说裁军还在规划当中,并没有确定的兵力规模。台“国防部战略规划司军事编装处长”何安继少将表示,凡是未来有助于作战效能提升的编组和单位,都要保留和强化,对作战效能没有帮助的单位,就可能是调整规划的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这波裁军计划的重点对象是宪兵。台军宪兵直属台“国防部”,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军种,类似古代的禁卫军。除执行军法、维持军队纪律外,台军宪兵对一般民众也有管辖权,且负有侦察重大刑事犯罪的责任。宪兵部队配备装甲车及大口径迫击炮,负责维护台北市、台“总统府”、机场以及台湾地区领导人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水扁在台上时,宪兵一度沦为他的打手,如2006年红衫军在台北绕行“总统府”时,3000宪兵配备塑胶子弹枪、催泪瓦斯上街防爆。2007年,宪兵还将一名抗议陈水扁的女学生掀翻在地。更让台湾民众反感的是,宪兵学校的学生曾在陈水扁视察时高喊:“大帅哥,你是我的巧克力!”一时被舆论骂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军出身的国民党“立委”帅化民认为,台军兵力结构几十年没变,但如今有些部队的功能已经丧失,既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还养了一堆冗员。他举例说台湾目前有8万警察,就不需要再养1.3万宪兵去执行和警察重复的任务;募兵制实施后,也不再会有大型的动员业务,“后备司令部”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军事改组筹备多年

tujian.org

对于台军的这一动作,引发民进党痛批。“立委”蔡煌琅说马英九上任后不但“外交”休兵,连“国防”也要弱化,“国防部”预算少了百亿,裁军更是折损战力、打击台军士气。但岛内专家似乎不认同民进党的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湾政治大学国关研究员刘复国认为,军事改组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够达成的事情,台军裁员其实已筹备多年。两岸关系缓和并不是台军裁员的直接因素。2008年的台“国防报告书”就已经表明,兵力的调整、军力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以任务跟能力作为导向。台湾淡江大学研究院林中斌教授认为,台军精减方向是对的,重点是如何改组提升战力。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军队人员越来越少,但并不影响战力,因为现在是高科技的战争,这个裁军对不对,要看裁的是肥肉还是大脑神经。台军内部人士还认为,台军要增强救灾、抢险、反恐、人道救援、维和这些“非传统安全”军事能力,参加国际军事“外交”互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张震上将:小平同志嘱托我当好江主席的参谋
    ·国台办回应所谓“共谍案”:纯属无中生有
    ·俄总统签署命令制裁向格鲁吉亚售军火的国家
    ·部分国家代表强调加沙冲突对地区军备竞赛的
    ·日媒称朝鲜对美承认已使用30公斤钚制造核武
    ·奥巴马执政第一天将命令军队制定伊拉克撤军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一艘军舰被命名为“运城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