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变革重点话题
一份划时代的协议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4年初,沈阳军区主动协调战区内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军地院校等18家单位,宣布成立“沈阳战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协作区”。 tujian.org
5年后的今天,记者调阅当年那份协议书,发现协作区名称中的“新型军事人才”,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义: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员,也扩大至25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记者久久凝视的,是当年18家单位的联席签署。 tujian.org
签名成盟,这让人联想起30年前安徽小岗村那份摁满“红手印”的协议书。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那些“红手印”成为被反复解读的“历史符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样,记者眼前这薄薄的几页纸,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全军第一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协议书,记录着共和国军人面向未来战场的选择和承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对它,记者试图去求解:它记录着怎样的一段往事,又将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战争“变脸”,催促三军部队跨越“军种鸿沟”,面向联合作战,盘活指挥人才培养资源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对东北版图,黑吉辽三省的形状,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一块横卧千里的棋盘,一个伸向海洋的问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这巧合似乎在昭示:这块土地,不光是冷兵器时代孕育八旗铁骑的摇篮,还应当是一个现代战争三军联合的大战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当记者伫立在鸭绿江“断桥”之畔,这里的军人们也对记者讲起许多关于“鸿沟”的往事—— tujian.org
当年从朝鲜战场凯旋的陆军部队,有不少归建于沈阳战区。让世界惊呼“红色中国一夜之间成为空军强国”的人民空军主力,正是如今驻守长白山麓的沈空航空兵某师。从1955年起,人民海军舰艇部队驶入辽东半岛旅顺口。在当年抗联转战的深山密林里,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也盘马弯弓40年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长期以来,军种齐全的沈阳战区在训练中各家却是“井水不犯河水”。深深的军种鸿沟,使三军训练场即便近在咫尺,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辽南一隅,担负海军某军港要地防空任务的空军某地空导弹部队,尽管作战使命与海军有不解之缘,但哪怕是海空两家组织一次最小规模的联合演练,计划文书也要到北京转一个大圈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军训不到一起,何谈人才的交流?海军某驱逐舰支队38岁的“大连”舰舰长李烈就是大连人,谈起与自己一起参军的高中同学很感慨:“同学们都很优秀,都是陆海空部队的一线指挥员,都在大连附近当兵,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只有过年走访时才能聚在一起。一起聊,也谈不拢,陆军的同学不知道我的舰炮能打多远,我也不知道空军的同学打起仗来能帮我什么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年一次聚会,年复一年谈论着联合组训、军种交流。但是,世纪之交,国门之外已是战火四起。眺望波斯湾、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李烈和他的同学们骤然发现,与他们同龄甚至更年轻的国外同行,正在驾轻就熟地驰骋在三军联合大战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装甲营长可以呼唤舰长火力支援,飞行员可以听从坦克车长的调遣……当战争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军种迈向陆海空天电的多维体系,外国同行的表现反衬出中国军队指挥员联合素质的缺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能再等了。战争“变脸”,催促三军必须跨越“军种鸿沟”,面向联合作战,盘活指挥人才培养资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