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刘绍勇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周边各国多已举办过海上阅兵 中国海军初展拳脚
2009-06-09

4月23日,中国海军将在山东青岛举行盛大海上阅兵仪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来自5大洲29个国家的高级海军代表团和来自14个国家、多达21艘的各式战舰,将同中国海军新锐舰艇一道,参加这次盛会。这是新中国海军历史上第4次较大规模海上阅兵活动,也是第一次举行多国国际海上阅兵,其意义十分重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长期以来,中国出于种种考虑,在海军建设上表现含蓄、低调,不愿大事张扬,个中原因甚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先是装备落后。由于条件所限,加上观念陈旧,中国海军长期“空潜快”当家,老旧装备既多且杂,囊中羞涩,自也不好拿出来见客,以免有碍观瞻;其次是保密观念。受片面保密观念束缚,中国海军对装备、尤其新锐主战装备的公开亮相,往往心存疑虑,惟恐泄密,这自然也限制了海上阅兵和国际海军交流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中国海军在发展过程中习惯“听别人声音”、“看别人脸色”,担心大事声张会令邻国不安,引来猜嫌、争端乃至“中国威胁论”的抨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海军原本就是最国际化的军种,战舰是和平年代唯一可以经常跨出国门的武装力量,有“流动大使馆”的美誉。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全球利益的增长,发展强大的海上武装,以确保自身的海洋权益,维护周边和世界海上和平,就成为一种需要和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俗称“阅舰式”的国际海上阅兵庆典,一直是海军大国展现海洋观与海上实力的一种惯例,更是各国海军进行友好交流、和平展示和无声同台竞技的最佳平台,早在清末民初,中国海军就曾远渡重洋,参加英王加冕的盛大阅舰式,并在归国途中毅然加入了辛亥共和的行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军实力的增强,中国海军也曾多次赴国外参加阅舰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周边的海洋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度,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都已先后举行过海上国际阅兵,作为拥有漫长海岸线、众多岛屿、辽阔领海与海上专属经济区以及越来越长的国际航线、越来越多全球利益的新兴大国,在海军成立60周年之际举办这样一次海上阅兵盛典,可谓向蔚蓝色的大洋递上了中国的名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举办海上阅兵,是展现自信的表示,如今的中国和中国海军,已敢于坦然展现实力,表达诉求,一切从国家最高战略利益出发,而不再惧怕别人的眼色或者观感,不再以是否会引起中国威胁论等为行为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举办海上阅兵,更是让海军这个最国际化的军种真正与国际接轨的象征,中国海军开始习惯在这种国际交流场合与其他海洋国家交流、对话、促进、竞争,海洋大国的海军们也势必将通过这类活动,逐渐习惯中国,习惯中国海军的“海洋存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在举行阅舰式的青岛附近,是著名的威海刘公岛,104年前,曾是亚洲最强大的北洋舰队在此覆灭,60年前,新中国首任海军司令肖劲光大将因装备缺乏,不得不在此乘渔船登岛视察。如今的中国海军,已能坦然拿出不逊色于各海军大国的舰艇、装备,与列强竞雄于青岛。相信在这张流光溢彩的名片递出之后,中国海军将以全新的姿态,昂首驶向更广阔的大洋。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解放军某南方乙种步兵团换装后升格为两栖装
    ·海盗不怕海军 打海盗准备进入陆上维和阶段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布一系列打击海盗的新措
    ·中国五艘战舰的强大阵容完成首次共同护航(
    ·美军官谋杀伊拉克囚犯被判有罪 可能将终身
    ·北斗3年完成组网 被联合国列入全球四大导航
    ·美媒称诺基亚西门子曾向伊朗出售“间谍设备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