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无碍整体军事优势
奥巴马在4月初的欧洲之行中宣布了令世界瞩目的两大目标:近期立即与俄罗斯就《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后续条约举行谈判,并于年底前签署协议;远期致力于实现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核裁军之所以能够重新提上日程,要归因于奥巴马的“外交战略变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巴马的现实考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巴马摒弃前任的既定方针而另辟蹊径,首先是由于他看到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黩武政策给国家的道义形象和对外关系造成的严重损害。因此,他上任首日即表示同前任的外交路线分道扬镳,以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他不认为美国必须在安全与理想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他希望美国重擎道义的旗帜。面对世界此伏彼起要求“无核区”的呼声,建立“无核武器世界”的主张正是道义高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次,作为现实主义者,奥巴马清楚地认识到核武器潜在的巨大危害性。在布拉格集会上,奥巴马说,数以千计核武器的存在是冷战的产物,在光焰一闪之间,地球就将被全部抹平。他说,尽管全球核大战的风险降低了,但是核恐怖的危险却增大了。一旦核武器或裂变物质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就将带来严重后果。 tujian.org
第三,伊核僵局难以打破,朝核问题节外生枝。布什的防扩散努力之所以举步维艰,美国的双重标准是其一大障碍。奥巴马表示要通过核裁军为解决上述难题创造条件。奥巴马在布拉格表示,作为唯一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美国有首先采取行动的道义责任。白宫高官解释说,总统想清楚表明,美国对待核扩散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美国将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也要求他国尽相应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四,奥巴马政府积极推动核裁军的另一因素是,在目前形势下,国家间尤其是核大国间发生核大战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美苏核武库之所以膨胀到如此之大,首要目的在于冷战时期以“相互摧毁的威慑战略”让对手不敢贸然发动核攻击。但冷战结束后,尽管美俄双方彼此间仍未停止对战略空间的争夺,但已不再视对方为你死我活的仇敌,战略核武器对对方的威胁作用已大为减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意在一箭双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马巴认识到,美国今天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已不再是俄罗斯或中国这样的大国,其首要敌人是“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等恐怖分子与极端势力。可核武器对这样各自为战,没有国界的敌人根本不具威慑作用,不但派不上用场,反而存在落入敌手,成为恐怖工具的危险。美国将军事力量发展重点进行调整,从准备同另一大国的全面军事对抗移向了如何赢得当前两场带游击性质的反恐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进一步核裁军不会削弱美国的总体军事优势,这是美国的定心丸。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三位专家安德烈、贝克和科恩都认为,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可以通过核打击摧毁美国的国家,其大国资本与地位全仰赖于可以与美国一论高低的战略核武器。在常规力量方面俄弱美强则是不争事实。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表明,美国在常规武器,尤其是在精确制导技术与打击能力上有着他国难以企及的巨大优势。因此削减战略核武器无损于美国保持其常规力量的优势,却可以阻止俄罗斯在核武器研发方面谋取优势。据此,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遏制俄战略核武器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保持自己常规力量的领先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