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韩三平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与“裂痕”打交道的士官:查出新战机设计不合理
2009-06-10

新华社沈阳5月15日电题:与“裂痕”打交道的青春岁月——记空军某部探伤技师、五级士官窦树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东明、戴景涛、吴德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归航的战机静静停在停机坪,空军某部探伤技师、五级士官窦树军打开起落架舱盖,带着10余公斤的仪器,艰难地钻进了进气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进气道通向战机的“心脏”——发动机。窦树军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对发动机叶片进行无损检测,寻找那些肉眼无法看到却随时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裂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事探伤工作16年来,窦树军在这些金属管道里“爬过”了5000多小时、近60公里,先后检测了9型7500余架次战机,发现裂纹故障30余次,避免了10余起重大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坚守中的幸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属材质在长期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疲劳裂纹。这些裂纹最开始往往出现在材质的内部,外观上很难看到它们的存在。窦树军的工作就是运用电涡流、超声波、渗透染色、磁粉等技术,对战机上的探伤点,每到规定的飞行小时就进行一次检测,将可能发生的空中惨祸“消灭”在地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窦树军除了要按规定对战机上的各探伤点进行检测外,又要对战机做飞行前、飞行后例行检测。此外,他还要担负大修飞机的全面探伤。几年来,窦树军每年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340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台发动机有300多个叶片,检测双发战机发动机,窦树军要在进气道和尾喷管内爬进爬出40余次,用一种姿势重复一个动作至少5000次以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检查1台发动机至少要40分钟,夏天,金属管道里高达四五十摄氏度;冬天,温度能低至近零下30摄氏度,可他只能穿单衣钻进金属管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窦树军三级士官服役期满,面临去留。一方面是地方企业优厚的待遇,一方面是部队探伤人才的紧缺,窦树军又选择了后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0年入伍后,和窦树军同批学探伤专业的新兵有21个;  1991年,窦树军到空军某部后,探伤班共有9个人。如今,只有窦树军1人坚守在探伤岗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只求战友平安,自己心安。”窦树军说,“战友能平安归来,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tujian.org

良心·品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无损探伤有很强的特殊性,尽管仪器会给出告警或显示,但更多的是依靠探伤师的分析和判断,这也决定了这项工作很难有复查。是否尽力,全靠探伤技师的“良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次,窦树军在战机的一个涡轮叶片上检测出了1道裂痕后,部队把发动机送工厂更换叶片,没想到工厂用更先进的仪器又发现了另一个叶片上还有裂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这件事有很强的客观原因,可窦树军还是久久不能释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郑明少将:中国海军装备经历了十个发展阶段
    ·海上大阅兵受阅特辑——战机篇 <link
    ·探秘阅兵舰“石家庄”号:舰龄最短的新式驱
    ·青岛海上阅兵分列式开始 中国核潜艇亮相(组
    ·外国海军将领参观中国海军“宋”级新锐潜艇
    ·张召忠:中国航母的名字应该叫“毛泽东”号
    ·印度发射一颗间谍卫星 可监测来袭弹道导弹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