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韩三平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电影《南京!南京!》中那辆坦克的真实历史故事
2009-06-10

■几辆坦克与一群军人在南京保卫战中的壮举

■日军重重包围之下,坦克内中国士兵是怎样撤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影片中的那辆坦克后来命运如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37年12月某日,南京城内,一群日本兵从一辆已毁损的坦克旁走过,突然,坦克上的机枪开始轻微转动,瞬时枪声大作,整排的日本兵被扫倒在地。当大批的日本兵涌来,坦克里的两个中国士兵,却一声不吭,静静地等着向自己靠近的日军…… tujian.org

这就是影片《南京!南京!》中震撼人心的一幕。导演陆川说,这是一部近乎纪录片风格的影片,几乎每一个情节都有历史依据。那么,这一幕,究竟是艺术虚构,还是真实地存在于历史的记忆里?那两个英勇士兵最终牺牲了吗?那辆坦克的下落又是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究竟是坦克还是拖拉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南京!南京!》热映之时,军事迷们关注到这样一则消息,说是影片中的坦克道具都是农民手工造的,每辆造价18万人民币,坦克的发动机都是用拖拉机引擎来代替。不知道是仿制者的有心为之,还是完全出于巧合,真实历史中的那辆坦克,还真的跟拖拉机缘分不浅呢。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银幕上,面对如狼似虎围上来的日军,那辆坦克以及坦克上的双联装机枪以决绝的姿态定格。“那是德国I号A型坦克。”一位研究二战武器的专家林先生告诉记者。 tujian.org

据介绍,德国I号A型坦克是1933年研发的,由德国装甲兵之父海因兹·古德里安亲自过问、督促完成。为了有效避免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大型武器制造的限制,德国陆军兵器局打的旗号是研制轻型拖拉机。参与投标的公司倾心设计,最后克虏伯公司设计的克虏伯拖拉机胜出。经过多次修改测试,德国I号A型坦克成功面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型坦克设置了一个位于车体右侧的机关炮塔,可由车手以手动方式进行旋转;左侧是驾驶座,驾驶员由左侧的舱门进出。此外,在车身及炮塔上设有5-6个观察窗口供乘员观察之需要。坦克的武器装备有2挺7.92mm MG13机枪和2250发子弹,但是没有火炮,而且装甲较薄,引擎过热,动力也有不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么,德国的坦克究竟怎样到了中国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西班牙战场来到了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检验这种坦克在实战中的能力,德国就把它输往正在进行内战的西班牙。结果,该坦克的各种缺点充分暴露,远远逊色于当时对手使用的苏联坦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德军开始装备马力更大的B型坦克,并逐步淘汰A型坦克。消息被当时正在中国为蒋介石服务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得到,经过斡旋,德国方面将淘汰的坦克出口,向中国提供德国I号A型坦克十多辆。这些坦克就这样被装备进当时中国唯一的装甲兵团第三连,之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当年那场保卫战中,德国I号A型坦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除了德式坦克,国民政府有没有装备其他的坦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郑明少将:中国海军装备经历了十个发展阶段
    ·海上大阅兵受阅特辑——战机篇 <link
    ·探秘阅兵舰“石家庄”号:舰龄最短的新式驱
    ·青岛海上阅兵分列式开始 中国核潜艇亮相(组
    ·外国海军将领参观中国海军“宋”级新锐潜艇
    ·张召忠:中国航母的名字应该叫“毛泽东”号
    ·印度发射一颗间谍卫星 可监测来袭弹道导弹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