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韩三平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在柏林国会大厦插上红旗的原苏联英雄的潦倒人生
2009-06-10

坎塔里雅和叶戈罗夫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象征,他俩作为首先将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屋顶的英雄而名垂青史,并在1946年5月8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可是不久,他们便风光不在,最后竟在无声无息中死去。他们的后人至今仍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叶戈罗夫:不习惯奢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米哈伊尔·叶戈罗夫出生于斯摩棱斯克。战后曾有人不只一次劝他搬到莫斯科住,可他却宁愿到离斯摩棱斯克约70公里远的故乡鲁德尼亚小镇定居下来。直到1966年,这位苏联英雄还栖身在一间破烂不堪、发乌变黑的简陋小农舍里。孩子上幼儿园都得抱着送去,以防他们陷入泥污里不能自拔,因为当时通向他家的那条路还没铺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到了60年代末,他才搬进一处集中供暖、有洗澡间和电话的新居,并定期收到退休金。但英雄不习惯过这种奢侈的生活,有钱便随便借给邻居,经常花钱给乡下的孩子买冰激凌吃。邻居们谁有难处都来求他帮忙,这个想盖房子弄不来地基,那个没法搞到汽车配件,有人上不了大学,这些叶戈罗夫都设法帮忙搞定。可他自己却什么也没给家里弄来。胜利日20周年庆典,赫鲁晓夫邀请他和坎塔里雅来到克里姆林宫,问他要什么礼物,他只要了一辆“乌拉尔牌”摩托车。 tujian.org

叶戈罗夫死后,他所做的好事便被忘得一干二净。甚至有老乡谣传说近些年他开始好酒贪杯,在顶层阁楼里同别的女人睡觉,还有小偷小摸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叶戈罗夫的过世,他一家的生活也每况愈下。他的妻子不再享受优惠待遇。到了90年代,他们家便已穷得丁当响,甚至交不起水电费。他妻子曾给总统办公厅写信要求提高退休金,却未得支持。最后还是斯摩棱斯克州州长发了善心,把补助金提高到每月417卢布45个戈比,只可惜她还没能拿到,就去世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坎塔里雅:死于另一场战争 tujian.org

梅利通·坎塔里雅比自己的战友多活了近20年,于1993年12月27日去世,那是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坎塔里雅死在火车上,他当时正坐火车去莫斯科领取难民身份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坎塔里雅是格鲁吉亚人,但家在阿布哈兹,战后他回到了那里。1965年以前他在一家企业做木工班长,还被推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候选人,只是他推辞掉了,说自己好歹还得过一枚金星勋章,这枚可以给别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随后,坎塔里雅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1971年,他在苏呼米分得一套靠着政府大楼地段的3居室住房。很快他又当上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委员,从此经常到各地奔走,帮了不少熟人的忙。直到今日,还有不少人利用坎塔里雅这个姓氏来为自己捞好处,甚至冒充是梅利通的亲戚在招摇撞骗,有人还以其名在莫斯科开了咖啡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坎塔里雅不爱回忆那些战争岁月,他从来不看战争片。当有人不厌其烦地问他是怎样把旗子插到柏林国会大厦上的时,他总是开玩笑说:“我们乘电梯上去的呗,一下子便到了屋顶。”坎塔里雅家的孙辈都是从教科书上才知道爷爷的丰功伟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可格鲁吉亚-阿布哈兹战争顷刻间改变了他的生活。阿布哈兹往外轰格鲁吉亚人,即便像坎塔里雅这样的祖国功臣继续留在那里也相当危险。1991年,他举家来到莫斯科,在老战士委员会的斡旋下,才在郊区临时分到一间小小的一居室。可还没等到正式入住,坎塔里雅便死了。随即他的孩子就被剥夺了住房优待,并被打发到梁赞州的一个小镇上去住。全家11口人只分到一套供难民住的小房子,并在那里一住就是10多年。在这10多年里,坎塔里雅的儿孙们想法挣钱糊口,孙子梅拉布和其弟弟不得不在炼油厂开车。 tujian.org

前些年,这个格鲁吉亚家庭终于从梁赞搬回了莫斯科,在比比廖夫一带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住下,并于不久前拿到俄罗斯国籍并分到盼望已久的住房。不过梅拉布还照常在炼油厂开车,他得养两个孩子。(《世界报》5.20 粟周熊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郑明少将:中国海军装备经历了十个发展阶段
    ·海上大阅兵受阅特辑——战机篇 <link
    ·探秘阅兵舰“石家庄”号:舰龄最短的新式驱
    ·青岛海上阅兵分列式开始 中国核潜艇亮相(组
    ·外国海军将领参观中国海军“宋”级新锐潜艇
    ·张召忠:中国航母的名字应该叫“毛泽东”号
    ·印度发射一颗间谍卫星 可监测来袭弹道导弹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