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韩三平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美日韩等待收集朝鲜核试验放射性物质的大气样本
2009-06-10

新华社特稿

朝鲜中央通讯社25日宣布,朝鲜当天成功实施地下核试验。一些外国专家认为,由于收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大气样本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证实朝方说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等待样本飘出朝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英国非政府研究机构“技术情报检定中心”专家告诉法新社记者,军控专家如今有一整套技术可以测定地下爆炸于何时、何地发生及爆炸当量,但只有包含随爆炸释放出来的放射性核粒子或惰性气体的大气样本能够“毫不含糊”地显示爆炸为核爆炸。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联合国资助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核禁试组织)执行秘书蒂博尔·托特说,能否证实朝鲜实施核试验,将取决于气象条件,即放射性物质需要多久才能随风飘向邻近监测站所在地区。“至少要过两天时间,距离朝鲜最近的监测站才能收集到这些样本,”他说,“监测站距离越远,收集样本所需时间越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核禁试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新设在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地区的监测站将有助于加快相关数据收集速度并使数据分析更加精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韩国国防部官员昨天说,朝鲜核试验后,韩国方面开始在距离韩朝军事分界线不远处一军事设施内检测大气样本,寻找放射性尘埃。这一军事设施位于东豆川地区,在首都首尔以北大约40公里处。这位官员说,预计韩方需要几天才能确认朝鲜确实引爆了一个核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距首次核爆点“非常接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5日,核禁试组织有39座观测站记录到朝鲜这次活动。托特当天称,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这次活动发生位置“非常接近地表”,与2006年10月朝鲜首次核试验地点“非常、非常接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确定这次活动地点距离上一次试验地点仅数公里。这次地点坐标为北纬41.289度,东经129.048度。”他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朝鲜方面没有公布2006年那次核试验或25日这次核试验地点。韩国情报部门认为,首次核试验地点为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以东30公里一座山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核禁试组织25日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说:“这次活动震级略大于2006年那次,规模为里氏4.52级,2006年为里氏4.1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量近似广岛原子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核禁试组织认为,朝鲜这次活动如果为核试验,预计爆炸当量相当几千吨TNT炸药的爆炸力,“稍大于”首次核试验。 tujian.org

法新社说,外国情报机构普遍认为2006年朝鲜核试验爆炸当量约为1千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核禁试组织这一说法与俄罗斯方面不同。俄罗斯新闻社25日早些时候援引国防部发言人亚历山大·德罗贝舍夫斯基的话报道,俄方当天测得朝鲜这次核试验爆炸当量在10千吨至20千吨间,威力大大超过首次核试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武器专家杰弗里·福登告诉法新社记者,按照俄方说法,朝鲜这次核试验爆炸当量近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小男孩”,如果确是这样,“很可能意味着它太重,无法用导弹投射”。他说,这种老式核武器对他国战略威胁可能较小,更像是一颗“政治炸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美国、日本等国眼下尚未证实朝鲜的确成功实施第二次核试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郑明少将:中国海军装备经历了十个发展阶段
    ·海上大阅兵受阅特辑——战机篇 <link
    ·探秘阅兵舰“石家庄”号:舰龄最短的新式驱
    ·青岛海上阅兵分列式开始 中国核潜艇亮相(组
    ·外国海军将领参观中国海军“宋”级新锐潜艇
    ·张召忠:中国航母的名字应该叫“毛泽东”号
    ·印度发射一颗间谍卫星 可监测来袭弹道导弹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