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朝鲜核打击能力有多强?情报来源众说纷纭
2009-06-10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李雨桐发自北京朝鲜的核武器威力有多大?有多少枚?能打多远?是否具有了实战能力?外界舆论以及所谓的情报来源众说纷纭,甚至相互矛盾。 tujian.org

外界观察家认为,此次朝鲜的核试验威力远大于三年前,朝鲜之所以态度强硬,并扬言不惜一战,是因为有背后的核盾牌撑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可能拥有6-10枚核武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西方媒体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末朝鲜启动核计划以来,朝鲜已在全国18处地点建有专业或者与核研究相关的设施和机构共22处,这些设施包括铀矿、精炼厂、核燃料工厂、核反应堆,回收设施以及研究机构,基本拥有了从铀矿开采到核废料处理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具备了研究、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估算核能力,其中的两个重要数据至关重要:生产核武器所需的铀和钚的产量。据韩国媒体报道,朝鲜的铀蕴藏量为2600万吨,可采量约为400万吨,称朝鲜不仅在黄海北道和平安南道拥有铀矿山,还在黄海北道和平安北道拥有提炼铀的工厂。而美国情报部门则认为,朝鲜已经拥有20-25公斤的高纯度浓缩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对朝鲜核材料钚的产量,则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美国一直认为朝鲜的钚存储量为50公斤左右。而美方2006年接到朝方一万多页的核能力报告后,则对自己的情报产生了怀疑,因为按照朝鲜提供的这个核清单,上面清楚地显示朝鲜只生产了37公斤钚。据西方专家表示,以上的核原料可以供朝鲜生产6-10枚左右的核武器。

tujian.org

核武小型化能力还是未知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核武器要投入实战,小型化是必经之路。可以试想一下,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运载工具可以把地下核试验使用的几百立方米的核装置投送到上千公里外的目标。

tujian.org

在西方观察家的眼中,朝鲜拥有核武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只是拥有核武器还不能被视为成为世界核俱乐部的正式成员,还需要具有投送核武器的能力,否则核武器只能放在自己家里吓唬别人,而这也是朝鲜长期以来致力发展的重要能力。

tujian.org

对此,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研究部主任腾建群认为,朝鲜的投送能力还不足,“要将核弹装在导弹上,核弹重量需要低于500千克,朝鲜的技术还无法将核弹微型化。另外,朝鲜的火箭试验还不算可靠,大浦洞导弹的几次试验也不算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轰炸机可执行战术核任务

tujian.org

其实,由于周边安全环境的相对严峻,朝鲜长期以来都在发展和引进导弹技术来作为安全屏障,甚至有西方媒体认为它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第三大导弹、导弹部件和相关技术供应国。据外媒报道,目前朝鲜已经装备从100公里的短程到1300公里的、10余种不同类型的中程导弹,其中劳动系列、白头山系列(西方称为大浦洞)都有安装核弹头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报道,朝鲜空军拥有轰炸机82架,对地攻击战斗机500余架,其中H-5和米格-29虽然不能承担战略核打击任务,但威慑一下驻朝鲜半岛以及附近的美日韩部队,执行战术核任务还是可以胜任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巴基斯坦军方称攻克塔利班重镇 累计已击毙
    ·中国自主品牌大飞机计划2016年左右投入市场
    ·奥巴马敦促澳大利亚政府接收一批“东突”囚
    ·中国护航编队“深圳”舰举行甲板晚会庆端午
    ·流落缅甸60余载 中国远征军老兵踏上回乡探
    ·中国护航编队“深圳”舰举行甲板晚会庆端午
    ·中情局拟强化培训外语人才 汉语俄语等人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