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美军披击落伊朗无人机内幕 领空侦查长达70分钟
2009-06-10

据英国媒体3月17日报道,驻伊拉克美军16日发表一份声明,详细披露了美军战斗机在伊拉克领空击落一架伊朗无人驾驶侦察飞机的内幕。当时这架伊朗无人机在伊拉克领空侦察长达70分钟,目标主要是驻伊美军的军营和前沿阵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驻伊拉克美军16日在声明中说,2月25日,驻伊美军的雷达监测到一架无人驾驶飞机正在伊拉克领空侦察,具体的地点位于巴格达东北方向约100公里处。美军在启动雷达继续跟踪监控的同时,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驻伊美军司令部,并要求派遣战斗机将之击落。声明说,初步监测表明,被击落的伊朗无人驾驶侦察机可能是一架“燕子-3”型无人机,该型侦察机由伊朗HESA公司生产,安装有功率为10马力至25马力的发动机,可以携带40公斤至50公斤的侦察设备连续飞行约500公里。当这架伊朗无人机在伊拉克领空侦察长约70分钟后,驻伊美军司令部下令派出战斗机升空对它进行拦截,并使用空对空导弹将之击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记者表示,美国目前最应该担心的是伊朗可能会使用无人机对正在进行反恐战争的美国实施精确打击,这种无人机可能会落入恐怖分子手中,伊朗可能会通过恐怖分子用无人机轰炸美军基地、攻击美国商船或使馆。“(黎巴嫩)真主党已用伊朗的无人机突破了以色列防空系统,并声称袭击了一艘以军舰”。这位官员还推测说,伊朗下一步可能会给无人机配备带化学、生物、放射性弹头或核弹头的导弹。“无人机将成为伊朗的战略性、进攻性武器系统”。该官员认为,虽然与弹道导弹和潜艇等相比,无人机的战略威慑性要小得多,但航程1000公里的无人机却可对以色列及美国在海湾的军事目标实施战略侦察,甚至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伊朗国防部副部长瓦希迪准将曾向媒体透露,伊朗已经研制出航程可达1000公里的无人机。但他表示不能提供这一“重要成就”的其它细节。该消息传出后,引起美国和以色列媒体的高度关注:一方面这是伊朗首次对外披露其无人机航程参数;另一方面他们担心伊朗会“利用”无人机,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目标实施袭击,并对宿敌以色列进行报复性打击。美国情报机构相信,伊朗的新一代无人机东可飞抵印度,西可飞抵地中海,南可覆盖整个阿拉伯半岛。这也就是说,它能飞抵美国在中东的任何军事目标、使馆或其利益攸关国上空。美情报机构指出,伊朗曾声称已开始生产能规避雷达探测、可用作导弹攻击美国舰船的“自杀式无人机”。美国应牢记二战期间日本“神风敢死队”攻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前车之鉴,防范伊朗利用无人机群攻击美国舰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时任伊朗革命卫队司令萨法维将军首次对外宣布,伊朗已经研制出一种用于空中照相和搜集敌方阵地情报的无人机。后来传出伊朗曾用无人机跟踪过美国舰队在海湾地区的动向,监视过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活动。直到2008年底,伊空军司令萨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伊朗专家已经设计出一种带有雷达规避装置的无人机,军方正在制造样机。(春风) tujian.org

更多内容阅读登陆环球网(www.huanqiu.com)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日本专家:南海冲突事件不会导致中美战争
    ·斯里兰卡陆军炮兵巧斗“猛虎” 较量战术技
    ·真实红色娘子军:存在仅500天 残部被迫嫁国
    ·专家:聚焦全球航母发展 剖析五大技术争议
    ·美国空军耗巨资打造“全球一站式运输”投送
    ·奥巴马致信国会称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延长一
    ·菲侵占中国岛屿幕后:菲海军副司令借力美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