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美专家称派船侦察中国是“为了促进国际和平”
2009-06-10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海军“无瑕”号海洋侦测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专题:美军侦测船逼近中国近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美舰船近日在南海的“摩擦”事件让本不平静的中美关系再次经历了一次重要考验。虽然两国政府都尽力低调处理这一争端,但这丝毫没有减少外界的种种议论。16日,美国一学者又发表文章称,美国的监视是为了世界和平,中国应该予以配合。对于这一赤裸裸的借口,有中国专家表示,这反映了一些美国人的霸权逻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韩国时报》网站16日刊登了美国战略专家托马斯·巴内特的文章,指责中国“挑起”舰船摩擦事件。文章开头便说:“那些侵略性十足、不成熟的中国人又出现了:他们派遣间谍船来骚扰我们正在中国海岸以外的国际海域中从事潜艇监视的间谍船。……我不是一名中国问题专家。但我的印象是:每当我们选举出一位新总统时,中国就会制造一场新的间谍危机———如同闹钟定时一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随后开始蛮横地对美国的间谍行为进行辩护,称美国的军事监视并不仅仅是为了在未来潜在的冲突中占有操作优势,更是为了促进国际和平。自2001年以来,美国已经卷入了两场欧亚大陆的战争,并使用武力在世界多个国家实施军事打击。因此,美国最需要采取预先的监视行动。与此同时,自1979年与越南边界冲突以来,中国从未参与任何军事行动,因此中国最不应该抱怨美军的监视行动。另外,巴内特还竭力渲染中国的潜艇威胁,称虽然二战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潜艇战争,但中国不断增强的潜艇舰队目前对美国构成了威胁,更对台湾构成了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令人意外的是,巴内特不仅无视中国的利益,还要求中国继续购买美国的国债。文章说,中国应该关注更为重要的事情,目前世界正处于10年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中,只有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得以恢复才能解决。因此,现在选择与美国开战是一个错误的时间。相反,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必须继续大规模购买美国的国债。中国应该集中精力拯救美国,不仅是在金融上,而且也要在东南亚的战略军事合作上。 tujian.org

对于巴内特的这种观点,中国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心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典型的霸权逻辑。吴心伯说,美国逻辑的出发点是世界和平是依靠美国来维护的,许多美国人已经习惯用这样的逻辑来思考问题,以霸权的心态来看待问题。从布什政府到奥巴马政府,美国虽然总统变来变去,但这种对中国不友好的监视和损害中国安全的行动却从没停止过,这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在霸权方面是一贯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吴心伯说,通过牺牲自己的主权和安全利益去接受美国的种种霸权行为,以换取美国霸权下的和平,这是正常国家不能接受的。中国是不是一个成熟的国家,不应该以是否接受美国霸权的行为来衡量。中国和美国的理解不一样。美国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能力独自去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其他国家也不相信美国在世界的种种举动都是出于善意,美国更多是在维护自己的霸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多内容阅读登陆环球网(www.huanqiu.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日本专家:南海冲突事件不会导致中美战争
    ·斯里兰卡陆军炮兵巧斗“猛虎” 较量战术技
    ·真实红色娘子军:存在仅500天 残部被迫嫁国
    ·专家:聚焦全球航母发展 剖析五大技术争议
    ·美国空军耗巨资打造“全球一站式运输”投送
    ·奥巴马致信国会称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延长一
    ·菲侵占中国岛屿幕后:菲海军副司令借力美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