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开建南海巡航编队 吨位可与护卫舰匹敌
2009-06-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目前最大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1船,与南海周边国家船只相比,吨位已超过这些国家大多数海军舰船。(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供图) tujian.org

相关专题:2009:南海争端激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艘巨无霸将陆续下水 有权抓捕外国违法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海韬 见习记者漆菲发自北京 3月17日,是渔政311船巡航首日。船长林吉要不时拿出望远镜扫视周边海域,湛蓝的海面辽阔而平静,除了不时跃出的鱼群,低空掠过的海鸟,船长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外国船只,雷达显示屏上也是“风平浪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船执法巡航的人士解释,外国侵渔船可能已经望风而逃。前身为军舰、吨位达4450吨的“巨无霸”——渔政311船,初步展现了震慑效果。一周之前,这艘我国吨位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渔政执法船正式入列,从广州出发,首次开赴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执行公务。17日,渔政311正式在中国西沙群岛执行巡航任务,在中国南海海域履行宣示国家海洋主权,捍卫中国渔业、渔民权益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天,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负责人向《国际先驱导报》披露说,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将有更多“巨无霸”级的中国巡航船只出现在南海海域。届时,外国侵渔船以及其他非法船只将无机可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执法船海上对峙能力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将“成军”的南海巡航舰队数量可观,吨位则可与海军护卫舰相匹敌,具有相当强的海上对峙能力。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负责人向《国际先驱导报》透露,一艘排水量2500吨、可搭载直升机的新型执法船,明年即将投入使用,在未来的三至五年,还将有5艘3000吨级的执法船下水,这些船只无一例外都可搭载直升机。这位负责人说:“使用直升机不仅可以扩大执法船的巡航范围,还可实现危机快速化反应,可以更好更及时地保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南海区渔政局现有1000多吨的执法船4艘,再加上正在南海巡航的渔政311船,以及将来可能加入的军转民舰只,一支强大的中国南海巡航舰队正在浮出水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对于南海周边国家的船只来说,中国的这些巡航船显然“腰圆体胖”。不过,对于南海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海域,以及周边复杂的海域情势,这支巡航舰队,并不见得就能让南海这个“多事之海”趋于完全平静。据了解,包括菲律宾在内的诸国多没有专业的渔政执法船,在侵入中国南海海域驱赶中国渔船时,它们多动用海军舰艇或边防力量。这意味着,中国的巡航船面对的对手不仅是外国渔船,还可能是全副武装的外国军舰。渔政局的这位负责人坦言说,“如果发生海上对峙,我们肯定会受到威胁,毕竟我们的只是行政执法船,而对方则是武装起来的军舰。” tujian.org

不过,该负责人强调,一般来说,双方都会保持克制,发生对峙、冲突的可能性很小。那万一发生突发事件呢?面对本报记者的提问,该负责人说,中国执法船只本身具有一定的反制能力,制定了反制、防卫的措施预案,“万一发生不测,我们也有相应的掩护机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日本专家:南海冲突事件不会导致中美战争
    ·斯里兰卡陆军炮兵巧斗“猛虎” 较量战术技
    ·真实红色娘子军:存在仅500天 残部被迫嫁国
    ·专家:聚焦全球航母发展 剖析五大技术争议
    ·美国空军耗巨资打造“全球一站式运输”投送
    ·奥巴马致信国会称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延长一
    ·菲侵占中国岛屿幕后:菲海军副司令借力美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