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示范点焕然一新
高起点、高标准,用3年时间对基层建设进行新一轮“集中抓”。这是海军驻广州某保障基地的一个“大手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刚一开春,基地去年抓的4个“示范点”,在党委全体会议和基层建设座谈会期间全新“亮相”:在码头油料保管队,战士宿舍与广州“大学城”里大学生宿舍是一样格局:原先两人睡的高低床被改造成一个士兵的使用空间,上面是床铺,底下是书桌还有书架,旁边的衣柜里整齐地挂着新式军装。战士们说:过去当兵的只有一个“包袱皮”,换个内衣也要赤条条地站在人前。现在我们也有了一点“私人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某鱼水雷仓库,娱乐室里能点播上万首歌曲、能随着声光变幻“蹦迪”,还有各种时尚“电玩”;健身房里有多种健身器材,还有沙狐球、桌上足球等;“心理咨询室”里用作心理测试的千奇百怪的小道具,还有用来释放“愤怒”、“焦躁”等不良情绪的“宣泄室”,更让基层带兵干部感到新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少官兵说:这个变化来之不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能不能追求生活质量 tujian.org
去年下半年,基地党委用更多精力关注基层建设。几年前基地编制调整,现在下辖的基层单位,多是原后装机关管理的保障分队,基础设施落后;过去几年,基地主要精力投入紧张繁重的战备保障任务,基层建设薄弱的状况没有多大改善,不少单位营房破旧、设施简陋。有的值班室里,随便扯一张纸片就记录上级的通知。2006年底上任的保障基地政委郑亨斌,到所有小散远直单位跑了一遍,眼见营区面貌“影响市容”,他用两个字概括自己的心情:“难受”。如何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基层建设?保障基地党委决心用“示范点”作牵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们组织部队观看东海舰队“百座军营港区旧貌换新颜”的录像,学习人家的建设经验;基地领导带领机关业务部门和基层主官就近参观陆军某师和武警某部的正规化营区,走进广州“大学城”,考察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许多现代生活观念和建设理念让大家大开眼界,但也引发了一些不同意见:有人说:“生活太舒适,当兵的会变娇气”;还有人问:把社会上“时尚”、“流行”的东西引进军营,会不会产生消极影响?基层有困难愁不倒人,真正让郑亨斌忧心的是一些干部的心态。对基层官兵的苦日子习以为常,“苦惯了”便不思改变,“凑合着过”成为一种“生存状态”。看来,观念不进步,就谈不上振奋精神谋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基层建设怎么看?科学发展怎么办?”在基地党委倡议下,一场讨论在机关和部队展开。大家热议的话题有:基层建设的标准要不要与时俱进?军营能不能“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文化成果?基层官兵能不能追求“生活质量”?用新的观念和标准再回头看看过去几年的基层建设,差距就看得很清楚了:以往过惯了“因陋就简”的“苦日子”,基础建设标准低。营区环境、条件和设施,今天已不能满足官兵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尤其是满足不了新一代官兵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