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009年美国军力报告》
2009-06-10

tujian.org

美军航母常年在东亚活动。图为3月16日,美军核动力航母“斯坦尼斯”号在韩国参加美韩联合军演。法新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者】啸宇 特约军事观察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月25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2009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在这部总共78页的报告中,包括六部分正文章节——依次为“理解中国的战略”“中国的军事战略和方针”、“军力现代化的目标与趋势”、“军力现代化的资源”、“军力现代化与台湾海峡安全”和“年度更新”,以及一个名为“中国的全球军事参与”的特别专题部分。这是自2000年以来美国发布的第九本“中国军力报告”,延续了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基调,引起中方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那么,美国军队自己又做得如何呢?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国的军力膨胀和全球扩张在全世界可谓有目共睹。我们不妨通过此文,来大致了解一下美国的军力情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迄今为止,美军是世界上唯一能向全球实施大规模投送,并远离本土在全球任何地方发动局部战争的国家。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最大的军事开支和国防工业,同时也拥有最先进的军事装备。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最强的美军未在世界政治板块的破碎和重整中发挥应有的平争止息作用,反而不断推动北约东扩和巩固亚太军事联盟,大力建设反导系统导致全球战略失衡,以军力为后盾推广本国意识形态和市场规则,并在伊拉克、前南联盟、阿富汗频繁用兵,介入地区事务失当,甚至干涉别国内政。对世界上一些人来说,美军是他们的保护者,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美军是战乱、封锁与侵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防战略:为美称霸世界提供武力保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6月,美国国防部发布新版国防战略。此战略报告指出,美国的国防战略有5项目标:防卫本土、赢得长期战争(当前指针对恐怖主义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战争)、提升安全、慑止冲突、赢得国家战争(指可能与主权国家发生的战争)。为此要采取的战略措施是:塑造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防止敌手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加强和扩大联盟、确保美国战略通道和行动自由、加强力量整合。 tujian.org

在新版战略报告中,除美国要消除直接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与有些遥远的导弹和核武器威胁外,美军一再强调的战略信条实际上是为美国领导世界提供武力保障。诸如“塑造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确保美国的行动自由”,实际上是指要通过军力威慑和战略手段,使其他大国不能抗衡美国在国际社会的行动,从而让美国可以为所欲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此,美军要千方百计维护自己世界最强的地位。在2008年7月25日发布的《美国陆军现代化战略》中,直接点明美陆军建设的目的是“确保美国士兵拥有可能条件下最好的装备,使美国陆军成为世上最具优势的陆上力量,拥有全能作战能力”。 tujian.org

从美国军费投入、军事装备发展、对外作战、全球结盟与驻军体系看,美军是全球驻扎、全球干预,谋求全面优势,打击任何反美力量,遏制任何潜在挑战者,目的只为保证美国在21世纪领导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日本专家:南海冲突事件不会导致中美战争
    ·斯里兰卡陆军炮兵巧斗“猛虎” 较量战术技
    ·真实红色娘子军:存在仅500天 残部被迫嫁国
    ·专家:聚焦全球航母发展 剖析五大技术争议
    ·美国空军耗巨资打造“全球一站式运输”投送
    ·奥巴马致信国会称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延长一
    ·菲侵占中国岛屿幕后:菲海军副司令借力美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