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隆林各族自治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为动力,紧紧依托现有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农业产业[ChanYe]化经营新模式,努力做强做大竹子、油茶、金银花、茶叶、烤烟、林下养殖等八大产业[ChanYe],力争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收入达4000元。 本文来自织梦
做活竹子产业[ChanYe]。该县把发展[FaZhan]林竹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做好的农业产业[ChanYe]“四篇文章”之一,把林竹产业[ChanYe]开发作为加快经济发展[FaZhan]、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任务来抓,从政策、项目、资金等各方面上给予大力扶持,通过打好通道绿化、城市绿化和村屯绿化“三大战役”,计划每年在通道、库区、河流、城镇村屯周边完成4万亩[WanMu]集中连片的竹子造林基地,“十二五”期末全县种植面积将达22万亩[WanMu]。 织梦好,好织梦
做强油茶产业[ChanYe]。紧紧抓住自治区提出的打造百色油茶产业[ChanYe]集群这一政策机遇,在现有油茶15.32万亩[WanMu]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大力实施油茶林基地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全县油茶林面积将达20万亩[WanMu]以上[YiShang],高产油茶生产基地面积达15万亩[WanMu]以上[YiShang],实现年均产值达1亿元的目标。目前,该县正进行低产改造1.82万亩[WanMu],宜林地新造1万亩[WanMu]。 内容来自dedecms
扶持金银花产业[ChanYe]。目前,该县共发展[FaZhan]金银花面积1万亩[WanMu],投产面积约5000亩。去年,桠杈镇忠义村群众仅金银花一项收入就达660多万元,户均收入1万多元。今年,该县又投入100.9万元,向德峨乡5个贫困村群众发放金银花苗126.14万株,种植面积达6307亩。“十二五”期间,该县计划在桠杈、天生桥、德峨等乡(镇)种植金银花10万亩[WanMu]。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壮大茶叶产业[ChanYe]。建立优质茶叶基地,推进基地化建设、规模化发展[FaZhan];引导和扶持企业,延长产业[ChanYe]链,推进茶业产业[ChanYe]加工精细化;加强科技种植,提高茶叶品质,引进新工艺、开发新品种,打造品牌。目前全县现有茶园1万亩[WanMu],已发展[FaZhan]乌龙茶、三冲白毫茶2个品牌和2家企业。去年,隆林乌龙茶获得了中国茶叶协会举办的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红茶类特等奖和绿茶类一等奖。“十二五”期末,全县茶园面积将达5万亩[WanMu],每年增加发展[FaZhan]1万亩[WanMu]。 内容来自dedecms
实施优果工程。全力实施以“良种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ChanYe]化经营”为内涵的“优果工程”,不断提高水果产量。在培育发展[FaZhan]西贡蕉和香蕉水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今年该县又在平班镇民新村建设20亩的桂林蜜柑示范基地。“十二五”末,全县水果种植面积将达12.35万亩[WanMu]。 本文来自织梦
大力发展[FaZhan]林下养鸡。今年,该县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FaZhan]林下养殖,计划发展[FaZhan]肉鸡200万羽,引进龙头企业1家以上[YiShang],新建养鸡专业合作社2个以上[YiShang],在新州和平班镇分别建立25万羽和18万羽的两个以上[YiShang]的林下养鸡集中区,在其他14个乡(镇)每个乡(镇)新建1个以上[YiShang]、年出栏1万羽以上[YiShang]的林下养鸡示范点,每个行政村建立1个以上[YiShang]、年出栏5000羽以上[YiShang]的林下规模养鸡场。“十二五”期间,林下养鸡将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dedecms.com
做大畜牧水产业[ChanYe]。依托“隆林黄牛”、“隆林黑山羊”等岭南地区优良品种,以扶持养殖大户为突破口,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努力打造生态、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天生桥、平班库区大水面,发展[FaZhan]名优水产养殖。到“十二五”期末,实现猪、牛、羊年出栏量分别达到33万头、3.5万头、13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6万亩[WanMu],肉类产量达3万吨、水产品产量达3万吨,渔牧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YiShang]。 织梦好,好织梦
稳定烤烟产业[ChanYe]。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择优布局、强化科技、优质高效”的方针,围绕夯实烤烟生产基础,巩固和发展[FaZhan]烤烟产业[ChanYe]。 在去年规范化、集约化种植1.85万亩[WanMu]的基础上,该县今年计划种植烤烟2.86万亩[WanMu],交售烟叶7万担。 内容来自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