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铁矿石进口热潮消退 BDI指三季将回落
2009-07-29

  支撑中国需求的两个亮点——强劲的铁矿石和煤炭进口热潮即将消退,这将让全球贸易活动的复苏势头受到打击。笔者预计,2009年三季度开始,随着中国铁矿石、煤炭进口数量的下滑,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BDI)还将回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BDI大涨事出有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9年6月中旬,全球约18%岬型货轮停靠在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的铁矿石进出港口,集中程度超过了2008年航运业巅峰时期的14%。铁矿石运输繁忙的情景,部分解释了BDI指数为何大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铁矿石贸易的火热相比,煤炭贸易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由一个小型煤炭出口国转变为主要进口国,为资金炒作提供更多的理由。中国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5月中国进口煤炭高达943万吨,当月净进口量为824万吨,而2008年全年中国则是净出口煤炭460万吨。造成如此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规模关闭小煤矿以及中国煤炭企业和五大发电企业对年度合同电煤价格争执不下,而增加煤炭进口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谈判筹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需求”因素难持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BDI指数的上涨几乎全靠中国铁矿石、煤炭需求,因此一旦中国需求减弱,该指数就很可能转趋下跌。事实上,当前铁矿石、煤炭的进口热潮已经出现逆转前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进入6月底,中国铁矿石谈判即将结束,无论结果如何,投机性需求将大幅减少,而各大钢厂也无需在短期内抢运铁矿石。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中国每月约需铁矿石6000万吨,一般进口矿和国产矿各占50%。因此,每月进口的正常数量应该为3000万吨左右,考虑到国内铁矿石价格及质量等因素,可能会被一部分进口铁矿石替代,预计实际所需进口数量在4000万吨左右。然而,2009年1-5月份,我国月均进口铁矿石数量却达4840万吨,短期内进口数量明显超过中国钢厂的正常需求。

tujian.org

  和铁矿石一样,煤炭的进口热潮也将逆转。亚太能源(2009年前5个月进口煤炭量全国第一的贸易商)近期表示,从6月开始该公司进口煤与内贸煤业务的比重将从上半年的8:2调整为下半年的2:8,恢复至08年以来内贸煤为主的格局。另外,国外煤相对于国内煤的价格优势也正逐渐消失。2009年3月至5月期间,澳大利亚煤炭价格维持在60多美金/吨的低位,到岸价比国内煤便宜约100元人民币。然而,随着中国煤炭进口量大幅增加,国际煤价从6月开始攀升。按最新报价测算,澳大利亚动力煤到达广州港的完税价格接近700元人民币/吨,比相同热量的秦皇岛港煤到岸价高了近100元,进口煤已无价格优势可言。一旦价格不再倒挂,中国煤炭进口量将迅速下滑,国内煤价将获得支撑。加之大型贸易商采购策略调整迅速,预计7、8月份中国煤炭进口量环比将呈现明显下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宗商品需求的回升速度要远慢于供应回升的速度。事实上,中国铁矿石和煤炭的下游需求仍持续低迷,广州港的煤炭库存连续数周处于270万吨左右的高位,各大港口的铁矿石库存正接近饱和。预计09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中国铁矿石、煤炭进口数量的下滑,BDI指数亦将回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央一揽子计划成效明显 经济运行出现积极
    ·天津一季度GDP增长16% 增速全国第一——中
    ·统计局:一季度投资和消费拉动GDP增6.3个百
    ·国办批转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
    ·培训机构办奥数班年入千万 北京市场规模超2
    ·部分价格上涨市民称钱不经花 专家:难减通缩
    ·上海5月底将发放婚庆消费券 面值五百元左右
    ·中石油将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 —
    ·四川省猪肉跌进红色警戒 生猪市场严重供大
    ·中石化董事长:国内油价5月28日前或将上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