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俄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2009-07-29

  近年来,随着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特别是中俄经贸合作已进入快车道。2008年,双边贸易额已从2001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568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则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但是,受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11月起,中俄双边贸易额开始缩减。为争取在201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达800亿美元的目标,有必要针对中俄贸易收支的特点,提出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推动中俄贸易平稳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中俄贸易收支的特点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了分析中俄贸易收支的特点,根据协整理论,利用1997~2007年的季度经济数据对中俄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国国内实际收入、俄罗斯国内实际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模型检验可知,中俄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国内实际收入、俄罗斯国内实际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中俄贸易收支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稳定均衡的长期关系。经测算,中俄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为2.16,大于中日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1.73,远大于中美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0.38。也就是说,相对中美贸易和中日贸易而言,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俄贸易收支的影响要大一些,这主要是由中俄贸易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根据中国海关2007年11月统计数据,当月中俄工业制成品顺差20.17亿美元,初级产品逆差10.86亿美元,总体顺差9.31亿美元。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必将影响中国对俄出口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优势,从而使对俄出口下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俄双边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并不能改变中俄贸易顺差现状。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工业制成品,俄罗斯主要向中国出口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中俄双边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也就决定了汇率对中俄贸易收支的影响是有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中俄贸易收支只在初始时期内表现出较轻微的J曲线效应,但总体上基本不存在J曲线效应。马歇尔-勒纳条件指出,一国货币的贬值或升值,要想改善而不是恶化该国的贸易收支,其面临的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与该国对进口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必须相当充足,即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汇率升值才可能会引起贸易收支恶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汇率升值对贸易收支的作用过程并非那么简单。它不仅关系到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而且存在时滞问题。这就是说,即使是在马歇尔-勒纳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汇率升值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往往还有一个先改善、后恶化的过程。这便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中俄贸易收支总体上不存在J曲线效应,表明汇率对中俄贸易收支不存在时滞效应,也再次证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俄贸易收支影响不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短期内中俄贸易收支具有较小的国内收入弹性和较大的国外收入弹性。较大的国外收入弹性以及较小的国内收入弹性可以使中国在享有较高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保持中俄贸易顺差。随着一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一国国民收入用于初级产品的支出将逐步下降,而用于能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和更多享受的工业制成品的支出将逐步提高。因此,初级产品具有较小的收入弹性,工业制成品具有较大的收入弹性。中俄贸易收支较大的国外收入弹性也说明中俄贸易结构日趋合理,这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是相吻合的。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从1997年至2007年,中国对俄罗斯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已由36%上升到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对俄贸易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这说明,2008年以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外贸出口拉动的,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2008年中俄贸易回顾。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字,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达到了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中国对俄出口330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中国自俄进口238亿美元,同比增长21%。2008年,两国贸易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是中方继续保持贸易顺差。2008年1~11月,中方贸易顺差70.7亿美元,占两国贸易总额的13.6%,较2007年有所下降。

tujian.org

  二是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进一步增强。2008年1~11月,中方对俄出口(按HS两位编码排序)超过1亿美元的商品共有34大类,比2007年增加了9类。中方自俄进口石油及其制品114.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0.8%;而中方对俄出口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商品1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6.1%。能源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贸易成为中俄贸易的新特点,这增强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两国贸易质量明显提高。机电产品已成为中俄贸易及中方对俄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1~11月,两国机电产品贸易达到117.2亿美元,占双边贸易的22.5%。中方对俄机电产品出口11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尽管中俄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双边贸易出现下滑势头。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增速低于2007年的水平。尤其是2008年第三和第四季度,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和进口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2008年12月,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出现了37%的负增长,整个第四季度则出现了17%的负增长。尽管中国政府提高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对中俄双边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机电装备、汽车、家电等行业却仍呈现出明显的负增长。2009年1月,中俄双边贸易呈现总体大幅下滑态势,出现了42%的负增长,这样的下滑幅度远高于中国总体外贸的下滑幅度。其中,中国自俄进口下降了51%,对俄出口则下降了27%。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央一揽子计划成效明显 经济运行出现积极
    ·天津一季度GDP增长16% 增速全国第一——中
    ·统计局:一季度投资和消费拉动GDP增6.3个百
    ·国办批转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
    ·培训机构办奥数班年入千万 北京市场规模超2
    ·部分价格上涨市民称钱不经花 专家:难减通缩
    ·上海5月底将发放婚庆消费券 面值五百元左右
    ·中石油将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 —
    ·四川省猪肉跌进红色警戒 生猪市场严重供大
    ·中石化董事长:国内油价5月28日前或将上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