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安老总痛陈足球大环境差 直言裁判偷走07冠军——中图社 |
2009-05-20 |
|
-把国安队从工体带出来,如今又把国安队带回去。
-真没想到,领导一下让我在国安俱乐部的岗位上干到了第四年。
-现在,一提外援,我就头疼,中超找个好外援太难了。
-今年的任务特别重,俱乐部上下的目标就是服务球队,争取联赛冠军。
-除了夺冠,我坐在这个位置,就是希望少出事,让中信集团的领导和北京球迷都满意。
没想到能干四年
2005年8月16日,作为国安足球俱乐部第四位总经理的李小明正式走马上任,而今已近4年。连李小明自己都料不到,一个从事过篮球专业、行伍出身的国企干部,4年后居然也变成了足球圈内人士了。
从看足球,到干足球;从圈外人,到圈里人,李小明两鬓多了些许白发,少了初来乍到时的神采飞扬。4年来,李小明管理下的国安俱乐部平平安安,球队3年来保持在中超前三名,这几乎是国安职业联赛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个上任时并不被外界看好的李小明,却让国安俱乐部和球队在几年中悄悄地发生着变革。
今年54岁的李小明是西安人,在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任职17年,1989年转业后来到中信集团。2005年8月出任国安俱乐部总经理,上任之初一时成为媒体宠儿,各种媒体对这个足球门外汉充满了好奇。尽管已是知天命之年,可此前从未见过这阵势的李小明有点发蒙。
那时足球的处境比今天要好,所以圈内流行着实德俱乐部老板徐明的一句话:“当足球队老板,能让你体会到做国王一般的快乐。”李小明不是老板,他是一个操心的大管家。关于俱乐部和球队的事务,不管大事小事,都得找他,只有他辛苦到位了,老板才能快乐得起来。对此,李小明不无感慨:“我原以为干一两年,把俱乐部的管理体系搭好就成了,可没想到领导让我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年。我当年在部队打过篮球,了解一些运动队的特点,或许是这个原因才派我来国安俱乐部。”
李小明是国安总公司派到俱乐部的第一个行政干部,目的就是规范俱乐部管理,加快俱乐部的公司化进程,从4年李小明执政情况看,他基本做到了。
手机全天开机
李小明很快就尝到了,中国足球这汪水可真够浑的。当时,国安队主教练沈祥福想引进辽宁队球员徐亮,国安俱乐部经过与辽足协商,双方达成了君子协议。徐亮也顺利地到北京跟队训练,按说这事就算差不多了。可在中国足球圈里煮熟的鸭子都会飞,何况这事还没定局呢,最终徐亮愣被辽宁省体育局要了回去。
每次提起这事,李小明只能一声叹息。后来凡是有关内、外援引进之事,李小明都强调必须先签字,人再来。就拿这次国安队签下的第四外援威廉·保罗,眼看快到了亚足联规定的亚冠队员报名截止时间了,可保罗与葡萄牙俱乐部的解约协议没有传真到国安俱乐部,李小明就坚决不同意与保罗的经纪人签订协议。
“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相比,实行职业化改革才十几年的中国足球起步较晚,这或许是足球圈内存在许多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为随时处理突发事件,自上任以来,我都是24小时开机,唯恐俱乐部或球队出什么事。”说这话时李小明一脸的疲惫,“每到赛季交接期,是我最累的时候,要办的各种事情实在太多了。”
作为俱乐部的总经理,李小明要管理运动队和梯队、商务开发、网站建设、办公室、后勤、财务,还要与媒体、场地、足协、球迷协会、公安等方面协调。李小明保持了国企干部的一贯作风,低调而有效地进行分工管理。他提出的口号是“俱乐部要以一队为中心,一队要以训练比赛为中心,比赛要以成绩为中心,用成绩回报球迷是最终目的。”
李小明实行俱乐部分工责任制,各个层次分工把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每逢周末主场比赛,俱乐部集体出动齐上阵,李小明更要打起百倍精神,“足球的一大特点是关注度高,小事也会变大事。夺冠是俱乐部给我的任务,而我的心愿就是少出事。”
官司赚了九百万
李小明的辛苦迎来了收获季节,一是国安队保持在中超三强;二是国安俱乐部打了3场官司,全部获胜,并赚了960万。3场官司涉及的都是外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罗马尼亚外援阿莱克斯到国际足联申诉国安俱乐部违约。
李小明说:“近年有一些中国俱乐部拖欠外援工资,结果人家一到国际足联申诉就赢,所以许多俱乐部都怕打官司,可我们打的3场官司却都赢了。”这要归功于李小明上任后聘请的专业律师所,这使国安面对外援申诉,不但不害怕,而且据理力争,最终按约定合同都赚了一笔。
李小明最痛心的是2007赛季与中超冠军失之交臂,每次提起当年在丰体输给长春亚泰的那场球,李小明都是一副伤心状。当时比赛后,陆俊指出:当执主裁万大雪至少漏判了国安队一个点球。据此李小明说:“如果那场比赛平了,最终我们就不是输给亚泰一分,而是反超一分,排名第一,所以那场比赛裁判的判罚真是气死人了……事后我得知,那场比赛还是当天凌晨临时更换的主裁人选。本来中国足协要派一名韩国裁判执法,但长春亚泰提出国安队主教练李章洙是韩国人,为避嫌临时改成了万大雪。从这件事上,我们真切地感到,中国足球的大环境确实不太好,作为北京的球队,我们不希望得到特别待遇,但迫切需要给一个公平环境!”(记者 陈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