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朱旭是北京人艺一级演员,艺龄与新中国同岁,演过角色大大小小上百个。他演戏,不论是主角还是龙套,都能“折腾”出名堂来。看戏的,拍案叫绝者有,忍俊不禁者有,涕泪满面者亦有。主演《屠夫》轰动京城;挑梁《哗变》蜚声沪上;更有《红衣少女》中的爸爸、《小巷名流》中的司马寿仙、《变脸》中的师父、《心香》中的外公……哪个人物撞到他的“枪口上”,哪个人物就“活”!
知道朱旭是在多年前,一部《末代皇帝》放得火红,老溥仪在西伯利亚流亡和囚禁时颤颤兢兢的神情,在抚顺监狱改造和新生时诚惶诚恐的模样,在政协礼堂开会和交流时真真切切的笑容,无一不“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
而后,吴贻弓导演《阙里人家》再创辉煌,朱旭挂帅主演,不负众望一举夺得华表奖首次设立的“优秀男主角”大奖。我曾多次主持《阙里人家》摄制组与观众见面仪式,听朱旭唱一曲《一条汉子硬铮铮》的主题歌,看朱旭演一段老北京“天桥把势”的连吆喝带比划,真过瘾。再后来,我时常和他一同参加各种电影界的活动,日子一长,真觉得老朱旭有意思,有说头。
先说喝酒。我曾亲眼见过那些“酒林高手”在他面前“惨败”。他说他的酒龄几乎与他年龄相同。我不信。老朱旭呷上一口,有滋有味地给我讲起他喝酒的“光辉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想当年,因战事繁乱,供职于东北军的父亲常将襁褓之中的小朱旭交给勤务兵看护。那老兵好赌,常要出去“搓两圈”,于是每晚给朱旭灌上几口“黄汤”或“白干”让他醉卧摇篮之中。日久天长,朱旭喝酒上了瘾,哭闹起来只要给他灌上几口酒便平安无事。没想到,日后朱旭竟在演艺界以“酒龄”先声夺人,“喝”遍天下无敌手。拍《清凉寺的钟声》时,谢晋和朱旭“酒逢知己千杯少”,可几番较量下来,谢导也乖乖地对朱旭三分“礼让”。
朱旭做人也不含糊。和他在一起,你会忘了谁长谁尊,神聊起来无拘无束那个痛快!没有大演员的“份儿”,没有艺术家的“谱儿”,你只觉得他是个可亲可近的“老爸”或“外公”。
有一回,我陪他去一佛教胜地登山游览,考虑他年逾花甲,建议他坐坐轿子当一回“真皇上”。他死活不干,戏称那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说这大热的天让人家累得半死抬你上山,这事儿于心不忍,“太残酷”了。陪同者说,您花钱,他出力,两相情愿。他一本正经回答:“我不情愿!要说情愿,我倒想掏钱给那两位轿夫买两瓶矿泉水喝,人家也是人啊!”
1993年去羊城领奖,上影的代表为了节约经费,全体乘火车南下。他作为特邀演员却未提特殊要求,硬是从京城往广州睡着硬铺颠了三十多个钟头。闭幕酒会上,组委会请他出马助阵唱段京剧。有哥们儿劝他,边演边吃乱哄哄的,别跌“份儿”,他却善解人意地说:“主办单位有难处,都不演的话,人家的活动还搞不搞?”晚上,老友王铁成给他伴奏,好一个“总理”操琴、“皇帝”演唱的头彩节目。 tujian.org
这些年,老朱旭越老越火,我们当小辈的便时常请他出山助阵。我当《宝莲灯》配音导演,找来姜文、佩斯、宁静、徐帆、朱时茂等一帮明星,总顾问吴贻弓说,把老朱旭也请来。我说,没合适的角色让他配呀!吴导说,“哼哈二将”有三句台词,他“哼”你“哈”,一老一小搭档。我便给他电话,老朱旭欣然而来,配完了,给钱不要,说是儿童片,权作奉献。九八抗洪,他又来奉献,而且还带上老伴宋凤仪,双双上镜,苦战九江,拍完后老规矩,分文不收。朱旭说,公益电影,赈灾义演不可言钱,你要是走市场的戏,我也按市场拿钱。
老朱旭就这么实在,可我也不能让他空手而归呀?《宝莲灯》拍完,我奉上四瓶红星二锅头;《太阳升起》结束,我敬他一坛江西米酒,他笑道:壮胆有好酒,演到九十九! (摘自《我与电影人的亲密接触(一)》,中央文献出版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