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文学创作委员会、中国电影报社和“影想·放映”组委会共同主办的“影想·放映2009中国新电影论坛”近日在京举行。
论坛以“青年导演与中国电影市场”为题,从融资到市场空间、艺术与商业等领域,让青年导演与一些专家学者和成功导演一起,探讨青年导演在市场中的位置以及如何提携和帮助新锐导演等多个话题,为青年导演在未来创作及适应市场方面提供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人员认为,作为中国电影创作未来的中坚力量,新一代青年导演正在以不同的轨迹逐步完成各具个性的成长。这个群体当中已经走出了以贾樟柯、宁浩为代表的一批进入主流电影和商业电影领域的青年导演,但更有一大批青年电影创作者因为对市场、政策缺乏了解,或因为不擅沟通,未能进入正常的创作状态和生产轨道,从而令潜在的电影创造力、生产力受到极大束缚。而中国电影事业的未来发展,也取决于能否在青年导演、电影制作人与资本市场、政府、社会各界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合作模式、多元化的创作与投资渠道和广泛的发行放映市场。
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委会副主任赵葆华说,当下电影进入讲述、表达时代,市场有自己的法则,观众的选择是无情的,好看才是硬道理。对青年电影导演来说,不仅要有个性表达,还要将艺术风格、艺术样式与观众的审美需求结合起来,给观众一个说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全世界有400多个大大小小的电影节,有的甚至六七个人就能办一个电影节,国内相当数量的青年电影导演不惜长途跋涉,行走在各个电影节之间去争奖项,在电影市场上却难有表现。对此,中影集团副总经理江平坦言,青年电影导演必须正视“我们为谁拍”的问题,他建议青年电影导演不要为论坛拍电影——不要光指望几个专家说多么好,也不要为国际上某些电影小奖拍电影——可能实现不了电影导演的梦想,更不要为自己拍电影——留个DVD在家中孤芳自赏,要探索一条“好看电影”之路,去拍观众喜欢的电影。
周耀武是“影想·放映”新导演扶持资金计划扶持的第一位导演,他编剧和导演的电影《黄瓜》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单元。论坛上,他坦陈《黄瓜》参加了一些电影节,也受到一定好评,但是在国内基本没有放映的途径。他母亲有次到他家只看了该片10多分钟,就说如果不是儿子拍的早就不看了。这让周耀武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影片注重独立表达,而忽略了可看性。他表示,今后拍片要改变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观念,走向市场和观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