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新近推出的医改方案中,“家庭医生”正式进入百姓视野。6月3日,上海徐汇区率先在居民社区试点全覆盖的家庭医生制度,每2500名居民可以拥有一名专属的家庭医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家庭医生能够帮大家做些什么?带来哪些便利?记者专程走访了上海五个试点地区之一的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科医生与家庭医生
织梦好,好织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是地段医院,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任雪雷介绍说,2003年上海的地段医院转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增加,全科医生也应运而生。目前,中心已有24名全科医生,就连任雪雷本人,虽然已是外科副主任医师,也仍然加考了全科医生的中级职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据任雪雷介绍,有人认为全科医生就是什么病都能看的医生,其实是一种误解。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以及正在试点的家庭医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通俗地讲,全科医生是以普内科为基础,兼顾其他专科医疗知识培训,并经专业考核方能取得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全科医生所从事的全科医疗处于卫生服务的金字塔底层,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疾病,利用最多的是社区和家庭的卫生资源,以低廉的成本维护大多数民众的健康,并干预各种慢性疾患及其导致的功能性问题的治疗。
copyright dedecms
这也就是说,家庭医生必须是全科医生,而全科医生不一定是家庭医生。任雪雷表示,全科医生一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处理;在居民家庭中,社区全科医生也要扮演相应的角色,其特点是提供上门服务,常以家访的形式处理家庭病人,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各自的医疗档案,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患者在治疗上的准确度,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全科医生还会针对社区人群,组织专家会诊、协调转诊、组织健康体检等工作,也可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
本文来自织梦
据介绍,在国外,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30%~60%以上,卫生业务量占一半以上,家庭医生基本都有硕士以上学历,独立执业。任雪雷说:“正是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推行的家庭医生制度的另一个预设目标,是想实现首诊在社区。” 织梦好,好织梦
全科医生登门服务 本文来自织梦
古美卫生服务站是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4个服务站之一。这些服务站就设立在居民区内,居民几乎一出家门就能来到这里,非常便捷。上午是服务站的门诊时间,据了解,平均要接待100多位就诊者。一大早,全科医生王宁等两人就被居民们包围起来。
内容来自dedecms
中午,人们渐渐散去,王宁却要整理签约家庭的资料。她告诉记者,目前与她签约的家庭已有300多户了。说话间,王宁已整理好行装准备出诊,每天下午是家庭医生们上门服务的时段。
内容来自dedecms
“顾阿姨,我是王宁。”“是王医生啊,快请进来。”一位慈祥的老人,笑盈盈把我们引进门,她的老伴抱着小孙女也热情地从里屋迎了出来。 copyright dedecms
王宁为两位老人量了血压,用听诊器做了心肺等例行检查后,又拿出一份表格,询问老人儿媳的有关情况,为准备电子健康档案做资料收集。记者了解到,原来只要一人签约,整个家庭成员就都是服务对象……忙完这一切,王宁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与老人亲切地聊了会家常。老人告诉记者,以往去大医院看医生,人挤人不说,排了半天队,还没说上几句话就被打发了,哪像王医生,经常上门送医送药不说,还会陪着说说话,就像自己家人一样。
织梦好,好织梦
从顾阿姨家出来,王宁又去了她负责的“家庭病床”,为一位孤寡老人送药上门……
织梦好,好织梦
王宁所做的一切,就是家庭医生服务责任制的内容。所谓家庭医生服务责任制,就是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具备家庭医生条件的全科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以便对签约家庭的健康进行全过程的维护。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医生是居民家庭的健康朋友,不仅单纯治疗疾病,还会主动帮助服务的家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dedecms.com
据介绍,目前上海的家庭医生可提供面对面门诊服务、预约门诊服务、出诊或预约出诊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管理服务、转诊服务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但家庭医生并不是国外通常所说的私人医生,家庭医生按国家政策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行为,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家庭医生强调的是一种新型的更加紧密的医患关系,希望成为一个家庭可以长期信赖的医生朋友。 dedecms.com
下午5时,该是下班的时间了,然而,王宁的手机却不时响起,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家庭医生配备的热线咨询电话,每天下午1时到晚上八时是接受签约家庭咨询的时段。
copyright dedecms
临告别时,记者特意向王宁要了张她的名片,上面有一句宣传语:“健康——从拥有家庭医生开始。”或许不远的将来,“你与家庭医生签约了吗?”也会成为人们的一句流行语。(记者 钱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