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曾利明)“现代放疗技术应与肿瘤治疗观念创新相结合,发挥其可根治早期肿瘤和处理复杂肿瘤的独特优势,特别应体现在手术前及小病灶治疗上;放疗医生应主动参与肿瘤的早发现过程”。这是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肿瘤放疗中心主任夏廷毅教授提出的关于放疗创新思维的主要观点。
他在今天结束的“全国首届旋转调强放疗临床应用培训班”所做《放疗技术进展与放疗创新思维》的报告提出,放疗对于适应症好的病人必须做好;可做可不做的病人要思考;没有意义的病人应少做;而原则是根据病人的病情以及放疗剂量分布的特征选择最佳适应症。
夏教授称,“放疗尚并不能保证每位患者的生命,但必须做好对病灶的控制;放疗本身并不仅是减少副作用,肿瘤未得到控制才是最大的并发症。”他提供最新研究数据显示:采用现代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期患者的3年局部控率达96%,3年总生存率达91%;II期患者的3年局控率达93%,3年总生存率达64%。他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癌症获得根治效果的最佳战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李晔雄教授指出,目前放疗已从从三维适形发展到旋转调强技术,对恶性肿瘤的控制率得到提高,而副作用及后遗症明显减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据知,由夏教授引进的旋转调强(TOMO)放射治疗系统即将在空军总医院试运行。(完)